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財政赤字不足以吸引臺當局的關注目光

2007年10月15日 10:55: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由於標準普爾評等公司日前公佈二OO八年主權評等展望報告,臺灣連續第三年展望列為“負向”,財政赤字再度成為方關切焦點,但當局官員卻老神在在,絲毫不覺警惕,甚至還揚言臺灣未來評等表現會“漸入佳境”,令人除了嘆息,更感到悲哀。

 

  標準普爾認為,“入聯公投”將激化兩岸間政治緊張情勢;再加臺灣財政赤字未有明顯改善,經濟成長也有下滑的隱憂。

 

  臺當局對“政治風險偏高”和“經濟成長下滑”並未反駁,卻獨獨對當局財政部份,提出不同意見。據“經建會”的説法,近年臺灣財政表現明顯改善,2006年度臺當局總決算歲入歲出相抵剩餘一六六億元,且2008年度預算收支差短更是九年來首度低於1000億元,因此“經建會”對標準普爾仍維持臺灣負向主權評等“不緊張”,強調未來評等表現會“漸入佳境”;“財政部”也表示,預估今年稅收可超徵六百億元,可以縮小當局的收支差短。

 

  社評表示,顯而易見,相關單位對於當局財政赤字高居不下,不但不緊張,而且還滿懷信心。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三年前標準普爾調降臺灣主權評等展望是因為兩岸關係持續緊張,財政赤字有惡化跡象;以及銀行家數過多,導致過度競爭。三年後,標準普爾認為,除了銀行家數減少之外,其餘問題都仍然未有效解決。

 

  以臺當局負債為例,根據“財政部”公佈的資料,2006年當局負債三兆六二九五億元,地方負債五五三一億元,再加上短期負債及非營業基金負債,合計九十五年底的決算數,各級政府的負債為五兆一二七八億元,但如果再加上隱藏性負債,等於臺灣二千三百萬人,每人都要負擔五十八萬五千元的債務,其嚴重性可想而知。可怕的是,民進黨當局仍然不斷強調,“臺灣還有很大的舉債空間”,陳水扁甚至還聲稱,比起美國來,“我們還有兩倍舉債的空間”。完全不顧當局已舉借及潛藏的債務佔島內生産毛額的比率,已經超過百分之百的事實。

 

  社評説,我們必須指出,不只標準普爾擔心臺灣的財政,另一家信評公司惠譽也在上月指出,“臺灣當局舉債高於A評等國家中位數,稅收也低於平均水準,仍是評等隱憂”;國際貨幣基金更曾嚴重警告,“臺灣必須在經濟成長率高達八.五%,才有可能自然的減少負債比重”,而且“在財源太少,負債過重的情況下,若再遇上天然災害或外在衝擊,當局恐步上倒帳之途”。

 

  無庸贅言,臺灣的財政赤字問題,絕對不像“經建會”形容的那麼輕鬆,而是十分嚴重,但民進黨當局既不積極以經常性財源支應債務還本,又僅以舉債還債的方式遞延債務,公共債務法強制還本的規定更形同具文,財政赤字當然日益嚴重,長此以往,臺灣未來評等不但不會漸入佳境,恐怕只會走入絕境!想來怎令人不痛心疾首?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