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小法官”無畏 “大總統”無奈

2007年10月08日 09:10:00  來源:
字號:    

  承審“公務機要費”案的臺北地院合議庭,五日作成駁回陳水扁核定“國家機密”違法的首例,三位“小法官”挑戰“大總統”,適足凸顯獨立“司法”權,無畏最高行政權,展現現代民主法治權力分立、運作的典範。 
  

  “公務機要費”自去年十二月十五日,首次開審以來,就一再迭創“司法”紀錄,審判過程中,最受民眾矚目的就是“府院黨”,傾黨國之力,全力阻礙和干擾審判程式的進行。 
  

  但合議庭三位法官,不為所動,一切依一般訴訟案件的程式,逐步進行,即便“大法官”會議為陳水扁作出六二七號解釋,三位小法官仍然無懼、無畏,奮勇前行。 
  

  臺灣“總統府”看苗頭不對,陳水扁未久馬上依據六二七號解釋出招,聲請發還“公務機要費”扣案核銷憑證、筆錄等相關三宗卷宗資料。 
  

  陳水扁接連出招,讓“公務機要費”案的審判,儼然形成“小法官”vs.“大總統”大總統的局面,原本的主角吳淑珍等四位被告,反而成了次要的角色。 
  

  期間,承審的合議庭同時抽中馬英九的“特別費”案,結果後發先至,反而先審結“特別費”案。 
  

  正因為馬英九的“特別費”案的結案,合議庭就蒐集小發票換大發票核銷“特別費”的余文,作成有罪判決,等同揭示合議庭對性質相同的“公務機要費”蒐集發票的心證,陳水扁才在一個月前,于即將進入最後審判階段,使出核定“國家機密”的絕招,著實掣肘了“公務機要費”案的審判進度。 
  

  臺灣《中國時報》文章指出,不少法官遇見類似情況,特別是面對“國家元首”,審判案件多少會出現動搖的情況,若沒有擔當,更可順勢把案件停手,不用再背負莫大的壓力。三位審理“公務機要費”案的法官,不僅沒有退縮,反而無畏、無懼,穩健向前,甚至在昨日,不但挑戰陳水扁,更直言勸諫,“不該介入、干擾和阻礙審判”,維護“憲政”和“司法”獨立審判的用心,相較居大位者的私心,成了明顯的對比。  

  

  從時機、從程式、從對象及適法性,地院法官就法論法,直指陳水扁在此案行使機密特權有逾法擅權之嫌。如此直言無諱,較之“大法官”解釋令為陳水扁的機密特權提供背書,“小法官”的背脊顯然要比“大法官”挺拔得多。

  

  所有權力都需要制衡,這是民主制度賴以維持的基石。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這不也是民進黨在野時引述過千萬遍的名言嗎?就算“總統”在“外交”上擁有絕對的機密特權,亦不表示他可以濫用此特權來掩飾自己的非法行徑,否則,臺灣跟實施帝制有何不同?
  

  臺灣《聯合報》黑白集刊文批評説,“國家機密保護法”第五條規定,核定“國家機密”不得“為隱瞞違法或行政疏失”,或“為掩飾特定自然人或機關之不名譽行為”,這是為防行政機關濫用機密管制。陳水扁在遭起訴後才要求補列機密,是為隱匿己身之違法,及掩飾妻子的不名譽行為,而非為保護“國家利益”;可見,補核定機密之舉根本是違法的。這還是陳水扁親手頒布的法律呢!難道只是訂給別人遵守的?
  

  若連眼前的違法濫權都不能阻止,臺灣民主還有什麼希望?一如裁定書所説,陳水扁本人亦涉及犯罪,只因其“元首”身分,暫受豁免保護。文章認為,臺北地院不妨依其違法事實將之移送,俟其明年五二○卸任後,再加追訴。那將是小法官對臺灣民主可能做出的最大貢獻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