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美國國會山前反“金錢政治”的抗議活動結束了,不過美國媒體對這場運動的報道值得深思。
4月18日,《紐約時報》網站用短短百餘字的一則題為《“民主之春”遊行者在國會被捕》的消息報道了國會山前的抗議活動,稱示威者因“非法集會”被捕,卻對他們反“金錢政治”的訴求只字不提。《華盛頓郵報》網站主頁頭條不關注華盛頓的事情,而是遙遠的英國倫敦示威者反對削減開支的消息。美國名嘴、前《每日秀》主持人喬恩 斯圖爾特在網上對一張美國警察將裝扮成自由女神的和平示威女孩雙手反綁逮捕的照片評論稱:“這就是最大的諷刺。”
美國主流新聞網站對此次持續一週多的和平示威的報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多數民眾只能通過網際網路上的自媒體得到些許資訊。本報記者聯繫多家美國主流媒體,然而截至記者發稿時未得到任何答覆。
示威者認為,美國媒體是在淡化回避、避實就虛。民間組織“公共公民”執行副主席瑪格麗塔 斯特蘭德—朗格尼斯告訴本報記者:“美國主流媒體傾向於淡化公民不服從運動的影響——直到不能掩蓋為止。比如,‘佔領華爾街’運動發生很長時間後,主流媒體才有一些報道。”
“公共公民”組織發言人唐 歐文斯坦承,總統參選人的電視辯論議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下的問題:沒有一場討論涉及大企業政治獻金的影響。事實上,最高法院取消對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上限後,美國媒體幾乎不再認為“金錢政治”是個重要議題。
總部設在巴爾的摩的“真實新聞電視”製片人、記者傑西卡 德斯瓦列告訴本報記者:“美國的主流媒體對此沒有重點報道,正如示威者所説,因為它們與‘大公司’有很多聯繫,大公司就是它們的股東。此外,美國媒體的確很少報道其國內抗議,除非抗議發生衝突,造成人員傷亡,才可能激起媒體的‘興趣’。”
美國媒體公信力下降已引起新聞研究機構的關注。美國新聞學會與美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的“媒體洞察項目”研究發現,只有6%的美國人充分信任媒體。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發起的民意調查則顯示,只有12%的美國人相信媒體在做“正確的事情”。分析認為,正是因為美國新聞媒體報道不全且存在偏見,侵蝕了民眾的信任度,才導致媒體成為美國公眾最不信任的機構之一。
查普曼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賈文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主流媒體在類似事件上採用“雙重標準”的行徑近幾年屢見不鮮。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主流媒體對“佔領華爾街”運動保持沉默或淡化處理。在不少美國人眼裏,美國媒體已變成政府的工具。因此,美國媒體在“民主之春”報道上的“跑偏”也就不難理解了。
(本報華盛頓4月21日電 記者高石、王如君、張朋輝、陳麗丹)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22日 03 版)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