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這是筆者一週前在捷克眾議院參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研討會時,講完“‘一帶一路’給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插上騰飛的翅膀”後,捷克朋友給筆者的反饋。
“當然!從文化底蘊、發達程度和地理位置上看,捷克在中東歐地區舉足輕重。而中東歐地區又是進入歐洲心臟的門戶。”筆者的回答讓對方轉疑為喜。
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一個世紀前曾這樣定位捷克代表的東歐國家作用:
誰統治東歐,誰就能主宰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主宰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主宰全世界。
今天,捷克的重要性,乃至於整個中東歐地區的重要性,因為“一帶一路”偉大倡議而被重新界定。這個倡議一下子把包括捷克在內的中東歐國家分量放大了。習近平主席首訪中東歐地區就選擇了捷克,而且是兩國建交以來中國國家元首首訪,捷克方面自然十分期待。
在對捷進行國事訪問前夕,習主席在捷克《權利報》發表題為《奏響中捷關係的時代強音》的署名文章。從中不難看出中捷關係三重意義:
第一是中歐友誼的象徵。中捷兩國人民友誼之樹常青,兩國關係經歷了不同政府、不同歷史時期的考驗。近年來,中捷關係發展駛入快車道。兩年內,習近平主席同澤曼總統4度會面,兩國高層交往頻繁。此次習主席訪捷,將推動中捷關係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國連續多年是捷克在歐盟外第一大貿易夥伴,捷克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第二大貿易夥伴。中捷核電、金融、航空、科技、農業等領域合作日新月異,合作水準和規模不斷提升。
第二是中國—中東歐合作的示範。捷克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後第一次訪問的中東歐國家。為推進歐亞大陸的互聯互通,截至2015年10月底,中國各地已經開通23個歐亞快線。尤其是,匈塞鐵路延伸並連接希臘比雷艾夫斯港,成為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連接的關節點。這就賦予中東歐國家作為進入歐洲心臟的門戶、橋梁與紐帶角色外的新使命。在“16+1”機制中,捷克的區位優勢一下子凸顯出來。2014年8月,第二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和中國投資論壇在捷成功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省州長聯合會正式落戶捷克。
第三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先導。2015年年底,中捷雙方簽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府間諒解備忘錄,為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捷克有一個連接易北河、多瑙河和奧得河的水上項目計劃,希望貫通黑海和波羅的海、北海。這與“一帶一路”的思想相通——陸海聯接,東西呼應,南北通暢。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捷物流中心、科技産業園區等建設提上日程。
此外,在捷克生産並出口到世界很多國家的一種通勤客機——捷克飛機工業公司製造的“L-410”——在中國擁有大量潛在客戶,希望它可以很快成為翱翔在絲綢之路上空的雄鷹。
(作者為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