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好人”何以當選德國2016年度最惡毒詞彙

2016年01月26日 10:2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你是好人。”如今,若在德國聽到這樣的話,可不一定是在誇你。1月12日,德國語言批判行動評委會公佈德國2015“年度惡詞”。“好人”以64次提名位列669個備選詞彙之首,當選年度最惡毒詞彙。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好人”一詞在德國就被烙上了類似如今中國網路流行語“白蓮花”“聖母心”的印記,用於諷刺那些不顧實際、一心追求道德高尚的幼稚、愚蠢、不諳世事的人群。自難民危機以來,很多自願幫助難民、反對排外右翼勢力的熱心人,被稱作“好人”或“好市民”。語言批判行動評委會批評説,甚至一些主流媒體都將“好人”用作貶義。

  朋友安娜差點就因“好人”與家人大動肝火。安娜父母在南斯拉伕解體後移民到德國,她對難民格外關心,積極遊説家人將閒置房間騰給難民居住,但她父母最終否決了安娜的建議。“你知道嗎?我竟然被家人説成是‘好人’!”安娜憤懣不已。

  科隆性侵案發生後,安娜告訴筆者:“也許我真的不該做個‘好人’。”語氣中夾雜著無奈。她原本認為,那些例子都是謠言,但政府和媒體在事件之初“遮遮掩掩的曖昧態度”,讓安娜感到強烈不安。她無奈地説:“也許我真的是太幼稚了。”

  遲疑的“好人”不止安娜一個。民調機構尤戈夫調查公司近日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科隆性侵案發生後,德國人對難民的歡迎程度降至“最低谷”。2015年9月時,尚有1/3的德國人表示歡迎更多難民,20%的德國人願意將難民接到自己家中。然而,現在只剩1/6的德國人表示繼續歡迎難民。對難民説“不”的人越來越多。

  科隆性侵案讓反應一向迅速的德國媒體集體失聲了3天。德國犯罪學教授克裏斯蒂安費菲爾透露,他此前在一個電視節目中接受採訪時,被編輯明確告知,涉及科隆事件的話題不得提及難民,否則立即終止採訪。對此,德國電視二台副總編輯艾爾瑪特韋森公開致歉,表示當天新聞節目沒有對科隆性侵案做任何報道,是明顯的錯誤。

  社會心理學有一種理論,即陌生和未知會帶來敵意,是引致恐懼、防範、攻擊和衝突的一個重要心理根源。瀰漫于公眾中的天然防範心理,會突然爆發公共安全危機,甚至蔓延成一場社會性的信任恐慌。如今的德國,正在經歷難民融入社會初期的“磕磕絆絆”,在德國人和難民之間打消“陌生的敵意”頗為緊迫。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26日 21 版)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