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對年初五發生在廣州海珠區某餐館的一起“涉嫌侵佔公款消費行為”,廣東省紀委派駐省海洋與漁業局紀檢組查實,事件當事人係該局副調研員葛某的家屬,參加吃飯的均為當事人親友聚會,但其所開具發票抬頭為省海洋與漁業局,紀檢組已對葛某進行通報批評,責成其作書面檢查,並要求其教育好家屬。
當網友發佈的“公款吃喝還囂張罵收銀小姑娘”的微博傳播開來,眾多網友就極度憤慨,拭目以待這場“好戲”如何收場。現在看來,這只是一起涉嫌公款消費的“鬧劇”。即便如此,涉事單位依然不敢怠慢,迅速公開作出反應,其態度之積極應當肯定。
然而,這出不大不小的“鬧劇”落幕之際卻依然遺留諸多疑惑。如網民質疑:如果不是當事人因收銀員開錯發票而震怒,且“倒楣”撞上“愛管閒事”的市民,誰能擔保上千元的親友會餐費最終不會瞞天過海而由公款買單?當事人説不報銷,緣何要開機關單位名稱,還遷怒于收銀員“你打錯了我怎樣回去報銷”?儘管這次僅是“涉嫌侵佔公款消費行為”,誰能擔保以前或者以後沒有侵佔公款消費的可能?
就事論事,不能説網友的質疑完全合理,但至少很難徹底否定。雖然這一事件純屬偶發,且得到認定僅是“涉嫌侵佔公款消費”,但其折射出的公眾對於公款消費的敏感及不容卻有其必然性。公眾為何對公款消費如此“過度”敏感,乃至言詞充斥痛恨,倣若眼睛裏容不下沙塵?政府機關“三公”消費中,“家人吃飯公家買單”的事真的還少嗎?這是由此事而再度引發的話題。
説到底,“三公”消費如此輕易觸動公眾的敏感神經,無論是揮金如土的公款吃喝,還是幾近公開化的公車私用,一方面是因為屢禁不止,另一方面則是監督不力。尤其是,公眾對公開“三公”消費的呼聲日急,相應的則是各個單位年復一年要麼不公開,要麼公開幾個籠統的數字,並無明細賬目,讓人看不清底細。由此,怎能怪公眾認定“三公”消費必然“有鬼”?
毫無疑義,要消除公眾對於公款消費的敏感與痛恨,還得依賴於制度的完善。制度層面上的建立與完善,除了“三公支出”的財政預算必須經受人大的嚴格審議以及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的跟蹤檢查監督之外,更需要向社會公開明細的支出,接受社會監督。如果“三公支出”始終不拿到陽光中“曬”,只限于政府機關的內部監督,則握有一定權力的政府官員“家人吃飯公家買單”之類的事將無法杜絕。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