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時政

“問責”,也是有假冒偽劣的

2011年12月08日 14:20:00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湖南省株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侃融,因在今年4月一起拆遷戶自焚事件中未能採取措施避免事態擴大,被曝于9月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同時“引咎辭職”,但近期有網友指出他仍以原職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面對“引咎卻不辭職”的質疑,曾侃融稱至今仍未辭職的原因是“還在走程式”。

  問責制度從無到有是個進步,但從近年不斷曝出的種種“虛擬問責”來看,顯然還大有“從虛到實”的提升空間。3個月答覆辭職申請的限期都差不多過去了,曾侃融卻還在“無奈”地等待上級部門的批復,在此期間,“不得不”滿面春風地去參加視察、調研、開會之類的活動,真叫人家“情何以堪”。上級部門也太不體諒曾侃融“引咎”的誠心了。

  《出師表》裏説“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也就是説制度是鐵律,對官員的獎罰不能因人而異。在老百姓看來,一個在惡劣的急性強拆事件中負有直接責任的官員,其“引咎辭職”該是立馬生效、即刻兌現的,這也正是很多地方撫平洶湧民意的一種手段嘛。但這回人們的慣性思維冷不丁遭到了“程式”的狙擊,你想看到問責的“虛實”,還得取決於程式的“快慢”。

  時間永是流駛,被問責的官員依舊太平。那“程式”咋就“走”得這麼慢呢,慢得讓人不禁有了“方是真的,藥是假的”這樣出於“小人之心”的猜疑。上級部門在等什麼呢?是出於不忍心?是還在為引咎辭職官員的出路絞盡腦汁,為A方案好還是B方案佳斟酌不定?還是乾脆在看“風頭”,等風頭一過,就萬事大吉?雨果説人是有兩個焦點的橢圓,“事物是一個點,思想是另一點”,是不是因為“思想”搖擺不定,而使得對“事物”的判斷也模糊不清,因而對問責一事也一直躊躇不定?

  沒錯,7個月過去了,在拆遷戶自焚所在地,早已成了“美麗的詩畫”,諸如“真正的地産時代將到來,株洲低價賣房也能賺錢”的報道早已沖淡了強拆事件的陰影。這“詩畫”越“美麗”,對負責強拆官員的處罰肯定越下不去手,畢竟當初他也只是“跟著笛子跳舞”,受人指派的,讓他一人受罪,於心何忍?

  若從這個角度看,要對假冒偽劣的“問責”説“不”談何容易。在利益最大化這魔鬼的驅使下,那些能夠直接跟“不畏死”的“刁民”肉搏戰的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最後又往往得拿他們去“問責”,這不是比竇娥還“冤”嗎?讓他們先“屈”後“伸”,于情于理都是該當的。也正因如此,那些被問責官員,有了“官帽大挪移”的戲法,有了“明貶暗褒”的鬧劇,有了“辭而不退”的“走程式式”捉迷藏遊戲。

  雖則在一個地方官場裏,“根深不怕風搖動”的利益紐帶,每每給問責制的落實帶來很大的挑戰,但問責的力度攸關政府公信力的強度,“民無信則不立”,一旦問責成了“問責秀”,民眾的信任就會如沙漏中的沙一般不斷流失。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