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治孩子的“城市病” 良方在家長
掃羊圈、做內務、蒸花卷……這些接地氣的農活,能夠治好孩子們嬌生慣養、不懂分享、不會勞動、冷漠等“城市病”嗎?北京市教委組織孩子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學農”活動。據説,效果不錯,很多參加的孩子都學會了做家務、與身邊人分享。
不過,恐怕最樂觀的家長,也不敢相信一週的艱辛就能讓孩子徹底改變。湖南衛視有一檔著名的真人秀《變形記》,讓城裏孩子和農村孩子交換身份生活。根據一些後續的報道,交換帶來的影響並沒有很持久,而是在後來的生活中慢慢消退。人是有慣性的,短期的改變敵不過漫長的日常生活的浸染。
“學農”與其説是“治療”城市病的良藥,不如看成是一個契機。在一週的改變後,孩子和家長一樣,看到了自己身上無限的可能。嬌弱的孩子也可以堅強,自私可以學會分享,懶散能夠通過勞動改變。變化的關鍵,不在於孩子,而是在家長。教育界有句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差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在這裡,可以換一個説法:沒有治不好的城市病,只有不會配合“治療”的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家庭是最大最重要的學校。這本應是常識。然而,不少父母卻忘記了。原因可能各家不同,但是,工作忙碌也好,壓力大也罷,都不是推脫父母教養孩子的責任的理由。可偏偏有些家長,覺得把孩子丟給學校,自己就沒有這份負擔了。於是,孩子出了問題,就全都是學校的責任。其實,很多孩子的心理、性格問題,家庭環境影響是最大的。想要矯正,也主要靠父母發力。
父母自然是愛孩子的。只是,愛也要講方式、方法、成效。為人父母不難,要做好父母卻很不容易。我國傳統教育觀念裏極端重視家庭因素。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故事,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這些故事無不告訴我們:培養孩子,要注重精神道德教育。可總有些父母,覺得只要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就盡到了責任,不會去理解孩子,不懂孩子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的心理生理變化、感情需求,甚至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媒體曾報道有個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家長就衝進學校暴打老師。結果,孩子因為怕被同學笑話,不敢上學。有這樣的家庭,孩子的心理怎麼可能健康得起來?
很多地方都有“家長學校”,一些教育部門也努力嘗試把家庭教育納入教育體系中去,想要努力建構“社會-家庭”相輔相成的健全體系。可惜,在實踐中,專家們也注意到,很多家長根本不把學校放在眼中,或輕慢對待,或乾脆拒絕參與。如此家長,恐怕連孩子的“病”都看不到,又怎麼期盼他們去幫助孩子改變呢?
“城市病”,並不僅僅是孩子的“病”,而是家庭的“病”。只有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才能夠治好。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