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珍視逝去的生命一樣,我們的社會也會以更大的熱情對待每一個受災的親人,傾盡熱忱和能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重建生活。這個艱難的過程從地震發生的第一時刻已經開始,並將一直持續到他們走進新的生活。
明天是2013年4月27日,按照四川當地傳統,恰是四川蘆山“4 20”地震遇難者的“頭七”。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無論逝者的親屬,或仍在與災害搏鬥的災區群眾,抑或遠在祖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同胞,都會按照古老的傳統,為逝者燃上一炷祈願的香燭,或在心中默禱著對他們的哀思。
世間萬物,人是第一可寶貴的。這個堪稱古老的理念,隨著文明的發展而愈發成為普世的共識。在曾經相互隔絕的群落中,生命的可貴,往往更多地體現在對親人、族人的價值之中。對逝者的哀悼、追念,也往往限于共同生活或相知相識的親朋之間。按照人類學家對中國親緣關係所做的“差序格局”的描述,當逝者在血緣或親緣上與我們足夠遙遠時,他們的逝去所引發的悲哀、痛苦,也就一波波地淡去,直至在我們的情感上激不起一波漣漪。
然而伴隨著技術的發達,交通、通訊的普及和便捷,大大拉近了人與人的物理和心理的距離,今天仍然陌生的你我,明天就可能是同處一室的同事、朋友、夥伴。即使是從未謀面的陌生人,其喜怒哀樂、命運跌宕,也可能借助發達的媒體被送至我們眼前。在一個日益融為一體的“地球村”裏,他人的命運,于每個人具有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價值。
尤其在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中,借助電視、報紙、網路等媒體的傳播,數萬無辜死者、百萬受災群眾,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們共處一個充斥著死亡、鮮血、悲痛、無助的資訊場中,他們的哭號,于我們如在耳畔,他們的哀痛,于我們感同身受。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汶川地震的巨大傷痛,讓生命的脆弱和可貴,變得更加真實可感,讓對生命價值的珍惜,成為一種更普遍的共識。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災難,促成了中國人對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成為對中國公眾一次人道主義的再啟蒙。也就是從汶川地震救災開始,重大自然災害成為最高效的社會動員,“救人是第一位的”成為救災行動中的最高原則。從汶川到玉樹到舟曲到蘆山,這一原則愈發明確、堅定,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文明進步最顯著的表徵。
在中國古老的傳統中,“頭七”作為“還魂日”,具有特別的意義。徘徊不捨的亡靈,將在最後一次“回家”探視之後,真正踏上不歸之路。今天,或許不再有太多人仍然相信這個古老的傳説,但人們還是願意借助這一溫情的意象,寄託生者對逝者的眷戀和哀思。就讓我們在此刻對那些生前與我們素不相識的親人,送上我們的祈願,願他們在去往往生的路上安好。
對於一場地震災難而言,“頭七”也傳達著另外一重不幸的資訊:搶救生還者的希望已經十分渺茫,無論親屬還是救援者,都不得不被迫停下搶救的行動,帶著對可能仍然埋在廢墟下的親人的無限眷戀,轉入災後的重建。
僅就傷亡人數和直接損失,蘆山地震不及汶川地震的百分之一,但災後重建的工作卻幾乎同樣繁重和艱難。多達百萬的災區群眾迫切需要醫療、食品、住所的救助,在地震中沒有傷亡的群眾,絕不能因為救助不夠及時而被次生災害所擊倒。大批搖搖欲墜的房屋雖然沒有造成傷亡,卻已經不堪再用,那些看上去還有模有樣的市鎮、村莊,卻可能需要全部推倒重來。無論切近的救助,抑或長久的重建,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仍然面對重大的考驗和挑戰。
可以相信的是,像珍視逝去的生命一樣,我們的社會也會以更大的熱情對待每一個受災的親人,傾盡熱忱和能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重建生活。這個艱難的過程從地震發生的第一時刻已經開始,並將一直持續到他們走進新的生活。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