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舉
根據有關規定,工商、公安等部門均有打擊傳銷的職責,但往往難以形成打擊合力。
23歲大學畢業生李文星被騙誤入傳銷組織、溺水死亡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據8月6日澎湃新聞報道,目前,陳某、張某、江某某、翟某某、胡某等5名涉案人員已被抓獲。隨後,天津市部署相關取締殲滅戰——決戰20天,徹底清除天津市的非法傳銷活動,打掉非法傳銷團夥。
利用剛畢業大學生求職心切的心理,借助網路招聘平臺管理混亂的漏洞,騙取大學生入夥並導致其傷亡——近年來傳銷組織的類似劣跡並不鮮見。
事實上,對傳銷行為,法律上早已明確認定了其違法性,1998年國務院就發佈了《關於全面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此後,從紅頭文件到行政法規,從刑法修正案再到司法解釋,均作出了相應規定。遺憾的是,傳銷活動依然猖獗,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比如近日,湖南常德市破獲了“中券資本”“國盟資本”特大網路傳銷案,扣押現金及財務折款5億元。如今,搭上網際網路便車後,傳銷活動更具隱蔽性、欺騙性,傳播速度快、涉及人員多、波及地域廣、涉案金額大、發現和查處難度大,社會危害性也更大。
根據有關規定,工商、公安等部門均有打擊傳銷的職責,但往往難以形成打擊合力。一般來説,工商部門有執法權,但缺乏強制措施和控制現場的能力,不能有效應對人員眾多的傳銷活動。公安部門只有在傳銷活動伴隨有暴力行為,升級為治安或刑事案件後才會介入。而人們被騙入傳銷組織後往往被限制人身自由、被沒收通信工具,即便被暴力侵害,也很難及時向公安部門求助。
此外,雖然刑法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入罪,但按照有關司法解釋,只有“涉嫌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方予立案追訴。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本身又不構成治安案件,導致存在懲戒空白地帶。一些地方會強化基層組織的監督責任,要求基層村組幹部或房東發現傳銷活動後及時舉報。但現實中,傳銷往往會帶來房租、消費等間接收益,這些人基本沒有舉報的動力,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剷除傳銷土壤,首先應完善法律規定,除立法上對傳銷作出否定評價外,還應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本身定性為治安違法,以便公安機關及時介入處理。其次,職能部門應多些協作配合,形成打擊合力。此外,還可考慮採取更積極的措施,鼓勵、獎勵基層組織和人員的舉報熱情,同時鼓勵民間組織做好心理干預、防範被“洗腦”者重返傳銷。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打擊、取締傳銷組織及其活動,避免李文星式悲劇重演。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