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各地多次發生動物園安全事件,引發公眾關注。事實上,從全球範圍來看,由於遊客安全意識淡薄、不遵守規定及園方保護措施不力、管理疏漏而在野生動物園發生遊客意外致傷、致死的情況也並非個案。
一方面,動物傷人的事件反覆提醒動物園需要加強安全管理和遊客安全意識教育,另一方面,眾多遊客傷害動物的事件警醒大眾認真反思,如何與動物正確相處。在動物園日益成為人們親近自然重要方式的今天,如何保障遊客和動物的權益,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自1908年萬牲園(北京動物園的前身)對公眾開放至今,我國動物園已歷經超過百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全國已建成的動物園或具有一定規模的動物展區綜合性公園約有300家。近幾年,人民的生活水準明顯提高,休閒需求不斷增強。開發旅遊等休閒項目不斷增加,野生動物園就是其中之一。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到現在,野生動物園的熱度不斷提高,其特點是區域性動物混養展示,遊客在車中游覽,親歷感更強。
無論是城市動物園還是野生動物園,保障安全性是首要考慮。為了避免發生安全性事件,很多國家對野生動物園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動物園的安全設計主要是防止動物出籠、保障遊客安全,安全標準參考動物的行為來設計。動物園的圍欄分兩種,一種是動物園隔離與周邊環境的週邊圍欄,一種是隔離展示動物與遊客的隔離圍欄。各動物園之間週邊圍欄的方式差別不大,主要用鐵網加電網,結合動物的行為特點,圍欄高度和強度滿足防止動物出籠要求。動物園之間的隔離圍欄差別較大,主要是受遊客參觀方式影響。
中國的野生動物園與美國黃石公園、非洲的野生動物園不同。外國的野生動物園,很多都是動物原産地公園,動物在自然地活動,活動空間很大。但是國內的野生動物園和城市動物園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參觀方式發生了變化,野生動物園一般採用乘車遊(自駕車、乘公車),車輛在動物群中穿行,達到遊客無視覺障礙等目的。因此在國內野生動物園建設管理中,如果照搬國外的一些安全設置標準,將造成混亂。
動物園猛獸傷人事件的發生是社會問題的綜合反映,主要是動物園和遊客自身兩方面的問題。從動物園角度來看,安全措施不足,管理有疏漏。對於遊客安全教育尚有欠缺,部分動物園動物與車輛之間沒有隔離措施,警示牌密度不足。在客流量較大的時候,未能全面觀察遊客行為、及時制止不當行為。遇到緊急情況時,應急處理措施不健全。從遊客角度來看,不文明遊園,遊園中我行我素、漠視管理制度和公共安全的現象相當普遍。寧波雅戈爾、北京八達嶺、哈爾濱等野生動物園曾發生多起動物傷人事件,也都有類似的因素。
如何避免動物園各類悲劇再次發生,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首先,要培養和提高遊客安全守法的意識。安全意識的教育是社會和家庭的雙重責任,應該從孩童時期開始,家庭是最好的培養場所,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家長的示範作用是最有效的培養方式。
其次,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當前我國沒有完整的動物園發展規劃,動物園建設標準和設計標準尚未成熟,動物園運營管理制度也有待加強。國內動物園行業協會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建立了相關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技術制度,但是技術制度沒有法律強制性,不能達到真正精準管理目的。參照美國黃石公園,自駕遊乘客必須隨時待在車裏,車門、車窗和車頂窗必須關好,車體不能懸挂有凸出的旗幟和裝飾物,食品和垃圾也必須放進車裏密封好以防被熊襲擊。類似規定應該在中國的動物園內得到強制性落實。
最後,應找到合適的違規行為處罰方式。遊客被動物傷害後的處理很難,因為這涉及法律和人情。即使讓動物揹黑鍋、讓管理者受譴責,必要時處置肇事動物也還是必須和無奈的選擇。與此同時,針對違規的遊客,必要的處罰措施也能起到警醒作用。
(作者為北京動物園副園長)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05日 23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