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人民日報:母語怎可成為“繁盛的荒原”

2017年02月21日 13:58:3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今天是國際母語日。這一紀念日的設立,旨在提升人們對保護語言文化多樣性的自覺意識。漢語,作為華夏子孫共有的精神故鄉,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如今正面臨著平面化、粗鄙化,被單向度理解與使用的境遇。本期青年文化論壇特以漢語的當代挑戰為主題,期待引發更多人對母語文化的關注。

  ——編 者

  ●“猴賽雷”“奏凱”“藍瘦香菇”的出現,説明瞭方言與共同語之間怎樣微妙的互動?

  ●為什麼説公語和私語不分,是對母語分寸感與禮儀性的破壞?

  ●語言的單一性與統一性,體現了現代人個性的趨同?

  ●雅言有出塵之美,俗語有親切之益,但雅言只能是古語?俗語氾濫體現了當代漢語的貧瘠?

  十幾年前,我用過一款漢化包軟體,專門將英文電腦軟體的語言轉化為中文。時隔多年,軟體的名字我早就忘了,忘不掉的是每次打開軟體都會跳出一條標語:

  “最美我中文。”

  打心眼裏認同這句話,相信這也是無數以中文為母語的華人的心聲。最近《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等綜藝節目熱播,雖然我對節目形式、宣傳定位有自己的看法,但也能感知大批觀眾的熱情與快樂。這種熱情與快樂,很大部分是由漢語的韻律、字形、辭章之美帶給他們的。甚至像《吐槽大會》這樣的喜劇類節目,也充分展現了漢語豐富的雙關、歇後、反話正説等特色。

  月是故鄉明,話是鄉音親。“母語是我們的精神故鄉”,這句論斷大概無需討論,只是生活實踐中容易健忘,就像如果不是遍地霧霾,很少有人會覺得好空氣比好手機更重要。有些東西失去或即將失去時會顯得彌足珍貴,我們的母語雖然並未消亡,但當下也頗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母語正如故鄉,當我們籠統談論它們時,不妨無限地讚頌它們如何珍貴,如何可愛,然而,真正面對眼前的母語與故鄉,你能否感知,在它們紛繁複雜的內部正有著一系列的劇變與衝突?處理好以下三對關係,是我們的母語眼下面臨的巨大課題。

  “方言”與“共同語”

  功能不同,須平衡其微妙關係

  一是“方言”與“共同語”的關係。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