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遊子吟》,生動表達了中國人深厚的家庭情結。”
孟郊是中唐以後的著名詩人,被認為是繼陳子昂、李白、杜甫而起“受材實雄驁,冥觀洞古今”的詩人。在他所寫的大量樂府和古詩中,有一些以樸素的語句表達了深切的情思。《遊子吟》以比興和簡單的語句,表達了真誠而執著的情感,“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成為《孟郊集》中最動人的詩歌。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慈祥的母親手裏把著針線,為即將遠遊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是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來。誰能説像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豈無遠道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勿以小嫌疏至親,勿以新怨忘舊恩”——中華文化提倡孝道,其基本內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會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由此形成一種濃烈的家族親情,對家庭關係,也對中國社會的穩定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之所以形成堅韌的倫理實體並經久不衰,與這種孝悌之德的弘揚及其所形成的穩固家庭關係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孝悌之情的擴展就是“忠恕之道”。“忠恕”由“仁”派生出來,是“仁”由家族之愛走向泛愛的仲介環節。孔子認為“忠恕之道”是“為仁之方”,其基本要求是以誠待人,推己及人。在此基礎上,中國人形成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寬廣情懷和安老懷少的社會風尚,形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社會生活中濃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
傳統孝道珍重生命的價值,不僅珍重活著的生命,而且也珍重死去的生命。這要求人們繼承祖輩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的事業,繼承祖輩的積極精神和意志,使家族乃至民族後繼有人、持續興旺發達。同時,中華文化還重視“知恩圖報”,民間早就有“投之木瓜,報之桃李”的道德教訓。孔子把“孝”的準則訴諸回報的情理,認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中華文化強調要報父母養育之恩、師長提攜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國家培養之恩等。“忘恩”則與“忘本”“負義”同義,必然受到嚴厲的道德譴責。在漫長的文化積澱中,“知報”成為中國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道德質樸性的重要表徵。
中華文化的孝道意義還不止於此。雖然人出生後就獨立於父母之體,但人的根還紮在那裏,基還存在那裏,故而孝敬父母實際上也是在培固自己生命的根基。中華文化強調孝敬父母,不僅有人道、家庭倫理層次上的意義,還包括更深刻的生命意義。因為一個人的生命是由大自然和祖祖輩輩等諸多的時空因素演化而成,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一條前因後果長線中的一段,一個諸多因素聯繫網上的一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指出:“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弘揚孝道就是夯實做人的根本,築牢家庭和諧的基礎,為社會和諧提供不竭的源泉。(作者:郭齊家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