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很多城市建設是以“城”為中心,忽視了生活在城中的“人”,市民健康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把健康融入各項政策。人健康了,城市才健康
前幾天,一位女同事租輛“摩拜單車”去上班,在各種汽車的夾縫裏騎行,讓她提心吊膽。自行車道原本就不寬,還遍佈停車位,進出站的公交車嚇得人半死,不時有汽車來擠佔非機動車道,最痛苦的是還要推著自行車翻過天橋。如此經歷,讓她決定放棄騎單車出行。
説起騎自行車,好多大城市的人都一肚子苦水。馬路越修越寬,自行車道卻越來越窄,非機動車路權讓位於機動車,綠色出行的自行車不受待見。在發達國家,情況恰恰相反。丹麥的哥本哈根有一條200公里的自行車道,每天可容納3.6萬騎行者。歐洲不少國家在建設封閉的助力自行車道。我國曾經是一個自行車大國,只是在城市化進程中,不少地方把取消自行車道當成城市現代化的一個標誌,保留下來的車道也成為若有若無的擺設。其實自行車並不是一種落後的交通工具,上班族騎車來回,在代步的同時,不僅緩解了交通擁堵,還解決了沒時間健身的難題,一舉多得。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此消彼長,折射出我國城市建設中健康意識的缺乏。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城鎮化率不到20%。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但很多城市建設是以“城”為中心,忽視了生活在城中的“人”,市民健康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沒有健身場所,沒有公園綠地,缺乏必要的體育場館。由於身體活動減少,我國城鄉居民體質和健康狀況明顯下降。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國內城市發展應該由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轉變,不只是在造“城”方面下“硬”功夫,還要為城中的“人”提供好“軟”服務,從而實現城市建設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有人認為,健康城市要有“三輛車”:第一輛車是自行車,説明這個城市愛運動,會為自行車留出車道;第二輛是殘疾人車,説明城市把特殊人群照顧得好;第三輛車是嬰兒車,説明這個城市空氣很好,陽光很好。
水、空氣、土壤、植被等是城市的底色,人行道、自行車道等是城市的骨架,影響著每個人的健康。每座城市都應該把健康融入各項政策,在城市規劃中考慮健康影響評價,將健康指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考核指標。日前,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達成《健康城市上海共識》,呼籲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不論大小、貧富,積極參與健康城市建設,為健康做出積極的政治決策,並承諾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建設我們能力所及的最健康城市。評價一個城市健康的指標,包括市民健康素養水準、成人吸煙率、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口等。伴隨新型城鎮化進程,大量的農民涌進城市,政府除了為他們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健康服務外,還要填補健康知識的鴻溝,彌補健康素養的短板,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橫濱是日本每人平均壽命較長的城市,他們制定了21項計劃來改善市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比如開啟走路積分項目,給每位市民發一個計步器,根據積分換禮物。結果發現,90%的人比以前更愛鍛鍊了。
城市建設,健康先行。城市的發展終究要依靠人、為了人,以人為核心才是城市發展的本質。人人健康是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城市建設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人健康了,城市才健康。(王君平)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