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網路募捐須經得起誠信考驗

2016年12月02日 10:55:36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祿永峰

  最近幾日,深圳白血病女童羅一笑事件引爆網路。事件幾經反轉,12月1日上午,羅爾等人發佈了一份“關於‘羅一笑事件’的聯合聲明”,聲明中稱因“羅一笑事件”傳播遠超預期,帶來不好的社會影響,作為當事人深表歉意,已募得款項將在徵得捐贈人同意的情況下全額捐出,成立專項基金。

  客觀上説,每一筆網路募捐都牽扯著愛心人士的一份愛心,一旦與捐贈目的相反,無疑會讓社會各界愛心捐贈人士受傷。近年多次見諸報端的募捐,都曾暴露出超捐拒退、募捐善款數額不公開甚至詐捐、騙捐等問題,讓參與網路募捐的社會愛心人士防不勝防。類似極端事例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網路募捐的漏洞所在。

  深圳白血病女童羅一笑事件引爆網路的“緊急救援”,也屬於網路募捐的範疇。當下,“網際網路+慈善”的模式正在我國慈善領域異軍突起,一旦網路募捐資訊不對等的特性被人利用,就可能讓此種慈善形式陷入尷尬境地——網路作為虛擬空間,愛心人士往往只能聽到救助對象的一面之詞,缺少必要考證,使其真實性受到質疑。部分受捐助者,利用網路環境作秀,一旦真相大白,就會造成極壞的影響。

  説到底,與任何慈善機構的捐贈一樣,網路募捐也要經得起誠信考驗。在筆者看來,讓網路募捐得到良性發展應當從3方面入手。

  其一,相關網站或監管部門應加強項目發起的資質審核,幫助網友對網路募捐行為進行真偽鑒定,從源頭規避救助雙方資訊不對等的弊端。其二,由社會第三方機構加強對網路捐贈善款流向的追蹤。動態的後續監管能夠讓救助幫扶對象的確立更加精準,以此避免後續因資金使用不透明帶來的捐助雙方不必要的糾紛,也有利於網路募捐儘快走出“信任危機”。其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提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慈善環境,從法治角度解決慈善公信力不高、募捐資金使用管理不透明、監管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強化捐贈人的知情權、監督權,依法處罰詐捐騙捐等不法行為,防止濫用民間善意,保護公眾的慈善積極性。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