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完善價補機制仍然在路上
價格臨時補貼多是按季度發放,如今縮短為20個工作日,也是巨大的進步,讓這一惠民補貼猶如及時雨
好消息!物價上漲,這些困難群眾可以領到一筆價格臨時補貼。近期,上海、廣東等多地公佈了新版價格臨時補貼聯動機制,普遍降低了補貼啟動條件,縮短了補貼發放時間。一些地區還適當擴大了保障對象範圍,設立了補貼最低標準(11月21日中國新聞網)。
物價上漲,無疑最為敏感、壓力最大的是低收入人群。無論是發改委等五部門8月發佈的新通知,通過優化錨定指標、降低啟動臨界值、縮短啟動時間等措施對價補機制進行完善,還是多地在國家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保障範圍、設立最低限額等,對低收入人群都是實實在在的減負之舉。
譬如,國家政策明確的保障對象為: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在此基礎上,上海增加了符合本市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辦法規定、享受生活救助的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北京增加了享受定期撫恤金的見義勇為人員及家屬、孤殘兒童。
保障範圍擴大能讓更多低收入人群享受到政策福利、發展紅利。降低啟動條件,如國家規定的臨界值為3.5%,而福建降為3%,就能使低收入群體提前享受價格補貼。此前,價格臨時補貼多是按季度發放,如今縮短為20個工作日,也是巨大的進步,讓這一惠民補貼猶如及時雨。
儘管從國家到各地都完善了價補機制,有的改進力度不小,但在筆者看來仍然在路上,因為每個方面有待改進的空間依然很大。比如説在擴大保障對象方面,還遺漏了不少低收入人群,上海保障對象中似乎沒有享受定期撫恤金的見義勇為人員及家屬、孤殘兒童以及家庭困難的大中專在校學生等。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各地臨時價格補貼對象普遍沒有把流動人口尤其是低收入農民工包括在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農民工總量2.77億,這個龐大群體已經遠離戶籍所在地,自然領不到老家的價格補貼;雖然身在各個城市,但城市在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時,似乎把農民工忘在腦後。
價補機制之所以遺忘廣大農民工,大概是因為:其一,農民工流動性比較強,城市管理者不掌握農民工個人資訊,所以難以精準發放;其二,城市或是財力有限或是為了省錢,不願意為農民工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其三,可能在城市管理者眼裏,給農民工發放補貼是戶籍所在地政府的責任。
然而在筆者看來,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能忽視農民工,因為農民工為城市發展作出種種貢獻,有權享受發展成果和政策福利。理應儘快完善農民工資訊系統,掌握農民工收入、家庭等情況,早日將其納入保障範圍。鋻於農民工處於流動狀態,補貼發放難度較大,完善價補機制仍然在路上。
降低補貼啟動條件恐怕也需要不斷完善,由於有的地方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普遍較低,CPI啟動臨界值就應該降低。再如,有的地方公共財力比較雄厚,有能力承受更多的價格補貼,臨界值也可以降低。也就是説,由於各地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公共財力是不斷變化的,價補機制需要不斷向合理化方向調整。
另外,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可利用大數據、數據庫等資源準確掌握保障對象個人資訊,價格臨時補貼發放完全可以在網上完成,所以發放時間還有進一步縮短的空間。總之,惠民措施永無止境,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如果説改善民生是永恒主題——“永遠在路上”,那麼完善價補機制也是“永遠在路上”,期待一路走好。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