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社會工作需要“在地生根”

2016年11月08日 09:4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近日,民政部、中央綜治辦、教育部等12部門聯合出臺《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的意見》,提出一系列加強社會工作的針對性政策措施,試圖破解以往束縛這一領域發展的瓶頸問題。文件的出臺,讓“社會工作”這一領域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社會工作是一項幫助人們走出困境,解決社會問題的專業服務工作,對社會運作發揮著重要的影響。這既是一項符合中國鄰里和睦、相互幫扶傳統的公益事業,也是現代社會運作的自身要求。一些發達國家就從“社區睦鄰運動”等社會自發組織中,發展出了職業化的社會工作體系。對中國而言,自2006年中央提出“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以來,10年間社會工作蓬勃發展,目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總量達到76萬人,其中持證社會工作者近30萬人,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達到6600余家。

  推進社會工作發展,關鍵要使政府和社會力量相互協作和激發,並保證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性和公益性。處在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時期的中國,社會結構正朝著現代社會的方向轉換,諸如人口老齡化、殘疾人生活就業、婚姻家庭糾紛等社會問題凸顯。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企業社會職能的剝離,很多與居民相關的公益性事務壓在社區居委會身上,使其不堪重負。這在某種程度上與社區公益服務不夠有關,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在政策和資金上予以支援,充分激發社會組織自身的活力,實現培育社會組織、助力社會自治的正面效果。

  將社會自身蘊含的公益基因轉化為行動意願、服務能力,是政府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我們在廣州市調研時了解到,為了激發社會力量的參與,當地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協同、項目運作、專業服務”的社會工作服務模式。以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為例,當地外來人口較多,是戶籍人口的近5倍,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務難以滿足居民需求。為了彌補需求缺口,廣州市民政局從2013年起,以政府購買專項服務的形式,在該鎮建立多個社會工作服務站,覆蓋了該鎮的10所民辦學校、4家企業和11個社區。在這個過程中,當地尤其重視“社會協同”的作用,為社會力量參與多元治理作出了有效探索。

  社會工作,專業化是發展方向。作為解決社會問題的職業人員,專業社會工作者被稱為“社會的醫師”,而且,像醫生一樣,社會工作服務也有“全科社工”和“專科社工”之分,一個突出“範圍廣”,一個突出“服務深”,共同組成社會工作服務矩陣。對應這兩種模式,廣州市探索成立了以“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和“社會工作專項服務項目”為主的專業服務平臺。對諸如部分青少年群體中存在的校園欺淩等現象,就可以通過專業的社會工作,組織青少年建立“社區反欺淩聯盟”,通過傳授相關知識,並積極在學校、社區和家長中協調,形成解決社區欺淩問題的合力。而“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則側重於一般的居民服務。通過不同側重的服務,形成“專業社工、全民義工”的發展局面。

  政府支援、社會協同、制度促進是廣州等地在推進社會工作實踐中實現穩定發展的關鍵。這也提示人們:作為一項公益性的事業,社會工作需要紮根真實的居民需求,激發民間社會組織的活力,並以專業化、市場化為導向,使之能夠在地生根、遇土而活。(作者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會長 王思斌)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