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一經播出就紅遍全國,本片把文物修復師這一職業,從幕後帶到全國觀眾面前的同時,也再次提到了文物保護,這一看似老生常談的話題。
文物,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釋是: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徵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
文物,即帶有文化內涵的物件。這些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科技和經濟發達的當今社會,或許很多人都認為已經很少能提供真正實用的價值了,但它們所擁有的文化內涵,卻比實用性更珍貴,更無法替代。
文物是冰冷的,甚至很多已經斑駁,失去了最初的功能,但其背後所述説的故事,卻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無數璀璨瑰寶,留下數不盡的歷史故事。人類的發展歷程始終都離不開誕生與傳承,而一個國家想要興旺發達生生不息同樣離不開這些。文化、歷史以及匠人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我們要保護和弘揚它們,中國才會更加光彩照人。
中國設立首個“文化與自然遺産日”,為的就是留住中國鮮活的歷史記憶,文化、歷史不能用經濟指標來衡量,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光有文化沒有文物的歷史是空骨架的,是不飽滿的;文物作為文化的載體,使得歷史文化鮮活化。我們不僅需要柴米油鹽的日常,同時需要精氣神的滋養。聽説,無法感同身受;想像,不如身臨其境,保護文物,讓歷史記憶變得鮮活,讓中華魅力永久流傳。(台灣網網友:楊盟羽)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