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沒公車”不下鄉 是權力的傲嬌

2017年04月25日 15: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鄱陽縣凰崗鎮轄內有一座危橋,村民稱會隨時坍塌。記者和縣水利局聯繫並反映情況時,遭多部門推諉,其中一名建設管理股程股長竟稱沒有公車沒辦法下鄉。報道刊發後,當地縣委縣政府領導對此高度重視,痛批縣水利局“孫連城”式工作作風。縣水利局局長高楊帶領多人趕赴危橋現場勘察,並開始對危橋進行臨時性加固、維修。(423日《中國江西網》)

  作為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僕,“沒有公車沒法下鄉”,有推脫責任之嫌,是將“為官不為”的“苦水”讓群眾喝下,如此推諉扯皮,凸顯了部分公僕沒有擺正角色,沒有把群眾放“心上”,把責任放“肩上”,這是嚴重的“懶政怠政”和不作為。難道沒公車就不辦事,就能致群眾的安危于不顧了嗎?這樣的基層幹部還能稱的上“幹部”二字嗎?這樣的基層幹部真的能為人民服務嗎?

  身為基層官員,下鄉本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責所繫,實屬本分。基層幹部重點就應該在“基層”,不下鄉就不可能深入民間,還怎麼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試想,如果基層官員個個不下鄉,那麼誰下鄉,如何架起基層與中央的橋梁?有沒有公車都得下鄉,豈能討價還價?

  老百姓的事的天大的事。反觀新聞中曝光的那位幹部以“沒有公車沒有辦法下鄉”的説辭來搪塞記者,實則是不作為的“四風”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強化領導幹部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在人民群眾面前永遠保持一顆“公僕”之心。在人民群眾遇到困難時,不是想怎麼找理由推脫,而是要想法設法的為群眾“如何辦好、如何辦快、如何辦實”,才不會被老百姓指責,被上級部門處分。

  應該加強依法問責,使為官不為者及時受到相應責罰。當前在實行領導幹部問責方面必須做到對幹部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做到權責一致、懲教結合,切實把懲處和防範、治標和治本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治理懶政怠政現象。

  希望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真正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自然就會有工作的熱情,有工作的動力。得民心,得天下。群眾事無小事,沒有公車其實不是事兒。領導幹部要不斷強化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做到一心一意為百姓,真心真意為群眾,即使沒有公車,也能把事情辦好。(台灣網網友:王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