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擦亮新長征中的“金色魚鉤”

2016年10月25日 14:37:00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字號:    

  小學課本裏,我們學過一篇文章《金色的魚鉤》,記述了這樣一個真實故事: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一路上想盡辦法釣魚煮野菜湯為他們充饑養病,自己卻一口魚捨不得吃,最終在饑餓與寒冷中日漸消瘦,直至壯烈犧牲。現在,那枚長滿紅銹的珍貴魚鉤就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也許它是親歷長征最渺小的物件,但從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走來,它凝結了紅軍將士團結友愛、捨己為人的偉大長征精神。

  長征路上的紅軍,前有強敵設伏堵截,後有追兵窮追猛打,但這支隊伍就是打不垮、攔不住,像一把利刃刺破重重防線向著陜甘寧根據地進發。陳雲同志在總結長征勝利的原因時,第一點就強調了“紅軍兵心團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紅軍能夠攻克艱難險阻,粉碎敵人企圖。

  長征的勝利,可以説是團結友愛的勝利。沒有親歷過長征的國民黨軍隊永遠不會明白,為何一個連隊的9名炊事員先後餓死,而其他戰士卻沒有一人因饑餓而倒下;也不會明白無法堅持走下去的紅軍將士明明可以進收容隊保住生命,卻為了不拖累部隊,悄悄用草蓋在自己的臉上,假裝成已經犧牲;更不會明白即便自己被凍死,也要把能帶來溫暖的7根火柴留給組織、留給戰友們……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這是紅軍將士偉大的精神品質,更是團結友愛最崇高的境界。

  團結出凝聚力,出戰鬥力。作為唯一隨紅軍走完長征的國民黨中將張振漢,在過玉龍雪山時摔進山坳身負重傷,紅軍指戰員不顧危險手牽手結成人鏈把他救出來,正是被紅軍捨己為人、團結一心的精神所感召,他後來毅然改旗易幟加入革命隊伍中。老紅軍李伯釗回憶起那段經歷時説道:“在紅軍隊伍裏面,非常顯著的有著説不出來的那麼好的一種人同人的關係和可愛的作風。”一路上爬雪山、過草地,紅軍將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但官兵之間處處體現著同甘共苦、心心相連的戰友情誼。長征沿途的老百姓中廣為流傳著一首歌裏這樣唱到:“當兵就要當紅軍,處處工農來歡迎,紅軍上下都一樣,沒有哪個壓迫人。”團結友愛的內部關係吸引了眾多有志青年加入紅軍隊伍,成為革命不竭的力量源泉。

  習主席告誡我們,時代變了,條件變了,但共産黨人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我們要始終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當代官兵沒有經歷過長征中饑餓與死亡的考驗,但隨著軍隊改革的持續深入,他們已經踏上了強軍興軍這場新長征,如何走好走遠,那枚珍貴的“金色魚鉤”給我們以方向與啟迪。

  走好新長征,“金色魚鉤”指引我們要團結一心,同心合力。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習主席在《之江新語》裏就提到“只有靠‘眾人拾柴’和三個‘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幫襯,工作才能做好”。改革強軍,改革是手段,目的在強軍,只有全軍上下、官兵之間、部隊之間緊密團結,保持部隊高度的集中統一、安全穩定,才能為部隊“持續穩定高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需要全軍官兵齊心協力,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前行,匯集起無數股強軍興軍的正能量,才能實現偉大的強軍夢。

  走好新長征,要發揚“金色魚鉤”蘊含的捨己為人、勇於犧牲的精神。改革必然帶來利益的調整,但沒有什麼利益能夠比生命更加貴重,那名炊事班長用行動為我們立起了精神標桿,我們身為紅軍傳人,面對利益再分配,應當勇於承擔犧牲,主動減輕組織壓力。脖子以下的軍改即將展開,部隊建設面臨轉型升級,我們要始終把戰鬥力標準作為衡量改革成效的唯一尺規,拿出豁得了性命的奉獻、舍得了生命的擔當,當好改革強軍的原動力。

  80年前,一枚魚鉤見證了偉大的長征精神;80年後,它的光芒依舊燦爛奪目。今天,我們擦亮“金色魚鉤”,昂首闊步走在新的長征路上,它必將再次見證改革強軍在我們身上鐫刻下新的榮光!(楊旭)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