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4月5日發表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前臺當局“新聞局局長”趙怡的評論文章説,最近媒體上不時出現“天然獨”這個名詞,“天然獨”的意思,是指當下年輕人在國家認同的態度上比較傾向“臺灣獨立”的立場,而此一政治主張被認為是隨著世代交替,自然而然産生的新思維,代表未來的主流民意。
先不去計較臺灣的年輕人口中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挺“獨”,但即使多數人有此傾向,也絕非“天然”,而是出於特定政經文化環境的感染,是經過高度人為操作的集體影響(group influence)的結果。
回顧臺灣民意指標由“統”到“獨”的轉捩點是在1990年代中期,關鍵人物是李登輝。他以公理為號召、改革為名義、“修憲”為手段,首先解散“萬年國會”,接著進行廢省、凍結“國統綱領”以縮減“中華民國”對固有疆域的主權,繼而倡導“臺灣優先”及“中華民國在臺灣”等“獨臺”言論,最後推出“兩國論”正式將兩岸分割;陳水扁接棒後,進一步落實法理“臺獨”,厲行“去中國”與“去中華文化”運動,凡屬與中原文化臍帶相連的歷史文物與記憶均欲除之而後快,包括更改歷史教科書、取消傳統節慶紀念日等。
李、陳兩朝首尾相連,對兩岸政策的戰略思想一脈相承,不外乎:一、臺灣是民主的、開放的、文明的,中國是極權的、封閉的、霸道的,雙方在本質上存在極大歧異;二、與對岸來往,必須以臺灣為主,並講求“對等”與尊嚴,慎防被大陸以大吃小;三、臺灣應靠在“民主國家”陣營一邊,共同圍堵中國的侵略野心,簡言之,就是要“親美日,遠大陸”。
1994年4月1日千島湖事件爆發,李登輝見機不可失,乃發動第一波批共攻勢,嚴厲譴責“中國政府踐踏人權、中國人欺侮臺灣人”,引發島內群情激憤,同聲撻伐。根據臺灣民調資料,在案件發生1個月之後,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例,首次超過“自己是中國人”。從此,每當兩岸間發生嫌隙,臺灣方有心人士都會誇大渲染,致令事態擴大,余波動蕩,而一般民眾也在風動草偃之下逐漸對大陸社會萌生反感,連帶對若干中華文化的表徵也有所排斥,終而形成狹隘的地方主義意識型態框架。2008年國民黨雖重掌政權,卻始終未能正本清源,重振炎黃和中華文化在臺灣的正統地位。
從千島湖到太陽花整整20個年頭,案發時出生的孩子已逾弱冠之齡。年輕人滿懷熱情,為了伸張正義、追求理想而走上街頭,本不足為怪,但如果普遍抱持抵制中國、翻轉歷史、揚棄固有文化的偏執立場,當然不僅僅是受到“二二八事件轉型正義”、“教育部修訂課綱”、“年輕族群就業困難”或“國民黨立院黑箱作業”的刺激,而係在成長過程中持續受到特定意識形態框架制約之故。古人説“性雖善,待教而成”可為左證。
時間,可以模糊記憶,甚至可以冷卻熱情,消弭仇怨,但不會讓一個社會的成員對本身國家民族意識和傳統文化內涵産生疏離或厭惡感。所謂“天然獨”,主要源自於當權者的政治操弄。
民族意識與文化認同本為兩岸之間最大公約數之一,也是化干戈而玉帛的首要途徑。備受大陸猜疑的蔡英文若能做到,則兩岸局勢必將峰迴路轉,到了那時候,“兩岸一中”自然成為主流民意,而“九二共識”不就是“臺灣共識”了嗎?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