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3日社論指出:儘管島內政權已經兩度輪替,藍綠惡鬥卻越演越烈,政黨政治仍不上軌道,政治亂象叢生、經濟衰退、所得分配惡化、民眾怨聲載道,社會對第三勢力寄以厚望,希望可以終結政黨惡鬥。在這種社會氛圍下,政壇人氣新天王柯文哲脫穎而出,高票當選了臺北市長;太陽花學運的主導者也紛紛表態籌組政黨,實際投入立委選戰。
柯P的當選臺北市長,一度讓民眾對於第三勢力改變臺灣政治僵局抱持很大的希望,但是柯P就任至今的實際表現,已讓其支援度明顯下降。新興的第三勢力政黨,還未正式登場就開始分裂,公民組合拆夥成了時代力量黨及社民黨,彼此又與民進黨之間為了立委選舉提名問題傳出爭議;幾位學運領袖爆出的私德新聞,更讓民眾對第三勢力的想像空間迅速萎縮。
原本被社會寄望可以解決政黨政治困境的第三勢力,如今自己就陷入了困境。一方面,柯P上任之初全力主打“五大弊案”,經歷了大半年的公審式清查後,越來越變不出花樣,從最早的“如果這不是弊案,什麼才是弊案?”變成“合法但不合理”,如今柯文哲又親口將“五大弊案”正名為“五大案”。原來的弊案究竟到哪去了?柯文哲沒有正面交代,他主導組成的“廉政透明委員會”也沒有交代。或許是擔心接下來無弊可打,在為“五大弊案”公開正名的前一天,柯文哲忽然質疑馬英九的競選經費申報可能違反規定。相較于清查“五大弊案”還算是市政職責所在;柯市長特別去過問競選經費的申報,就明顯撈過界了,而且刻意清算馬的政治意圖實在太明顯。靠著批判與揭弊起家,如今卻無以為繼,這是柯P的第一個困境。
另一方面,社會不只期盼第三勢力能除弊,更要能興利;尤其行政首長不同於民意代表,民意代表可以專事監督與批判,公民卻期望新當選的行政首長可以為政治亂局指出新的願景、從而展現領導統禦能力與行政效率來落實願景。民意代表可以破而不立,行政首長卻必須又破又立。柯P以高票當選,反映社會期望他打破舊的政治格局,但社會的期望絕對不僅止於此,更期望柯文哲可以大立。可惜的是,儘管柯市長確實提出了一些建設藍圖,但是不管質、量或曝光程度,都遠遠比不上他對所謂弊案的關注。其中,公共住宅政策至今爭議不斷;而全民參與及開放政府,實際取得的成績也都不如預期。
前述困境反映在民調上,是柯P施政滿意度的開始下滑。根據臺北市政府研考會在今年1、3、4月進行的民調顯示,柯P的施政滿意度分別是:76%、80%與73%。其中特別引進關注的是,柯P在4月的滿意度大跌了7%。不只臺北市政府自己的民調呈現出此一跌勢,TVBS民調中心的數據也呼應了這一點,該中心公佈的柯P施政滿意度在3月時為70%,到了4月跌至64%;其中,20~29歲對施政滿意度的下滑幅度最值得注意,從84%降到了67%,跌幅足足達到17%。
柯文哲雖然以平常心來面對自己民調的下滑,以為這樣才是民主常態,但是前市長陳水扁的民調成績卻否證了柯P的這種看法。陳前市長1994年當選,不同民調機構的數據顯示其1995年的滿意度為77.3%,1996年的滿意度攀至84%,1997年的滿意度也還有76%。照怎麼比較起來,得票率高於陳水扁前市長的柯文哲,實在不能夠對於民調的大幅下滑太掉以輕心。
更何況,柯P當選的真正意義,遠遠超過藍綠的政黨輪替,而是象徵一種打破藍綠政黨惡鬥之第三勢力的可能性。公民選擇柯P,相當程度代表社會對於兩大黨的厭倦,也給了第三勢力一個發展機會。然而,靠著批判,固然可以發抒不滿,讓社會産生共鳴,但是在不滿獲得發泄之後,公民還是想知道:接下來將會帶領大家往哪去?社會所期望的第三勢力絕對不是只能讓人發泄情緒,而是一種具有執政能力的替代力量。臺灣有過太多的小黨,這些小黨不曾發揮真正貢獻,反而造成了更多的政治紛亂。事實上,目前許多想要冒出頭的第三勢力,大致上都不脫只能批判當下,卻欠缺領航能力的小黨格局。
第三勢力的功能如果只局限于批判與發泄,那麼即使是柯P,也難帶領社會跳脫當前困境。柯P在競選活動與就任初期,曾提出感動人心的願景。第三勢力的表現讓人失望,現在只留下柯P唯一想像,想像的濃度卻漸漸稀薄了,這是臺灣另一個困境。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