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3月2日發表劉乃強的評論説,春節期間,網上突然之間出現了不少港人和大陸人互相攻擊的文章。大陸人攻擊港人帖子的特點是大罵港人忘恩負義,對大陸赴港旅客不友善,號召同胞不要赴港旅遊。港人攻擊大陸人同樣是以偏概全地罵大陸旅客種種醜行,唯一的變奏是假一些藝人之口來説話。這個話題觸動了兩地同胞的神經,再加上內地有些帖子用了“是中國人就要轉”之類的煽動性字眼,出現病毒性瘋傳的情況。
其實明眼人根本不需要看完這些廢話連篇的文章,就嗅到濃烈網軍操作的味道,目的就是在已經緊張的陸港關係傷口上再灑鹽巴,惡化兩地同胞之間的矛盾,創造有利“獨港”“港獨”的氣氛。雖然大陸有清醒的網民呼籲:“1、對於網上港人罵大陸人的資訊,我堅決不轉發,不幫壞人做宣傳,不上壞人的當。2、誰贊助我到香港,我立馬就去辦自遊行。全香港近800萬人中只有區區的一萬幾千個反對派不歡迎我,我就不去香港,那如果國內有幾十個人討厭我,難道我要出國避他們不成?”只是冤大頭遠比騙子多,奈何!
“後佔中”的環境對反對派十分不利,二月一日的“大遊行”以只有數千人參加而獻世,顯示于短期之內,反對派已經再沒有組織大規模街頭行動的能力,暫時只可能野貓式地小規模搞作一下。春節之前,他們在上水、屯門等地擾攘,並且聲言于3月1日到元朗大鬧。當中來來去去,就是那百數十名“熱狗”之流,什麼本地居民,被踢爆是跨區客串。當中除了有病態本土主義針對大陸人的因素,同時也有病態本土主義之間鬼打鬼,和黑社會霸地盤的種種不為人道原因。
我已經指出過,水貨客有七成是港人,而且禁之不絕。自由行赴港消費,我們求之不得。政府要有所作為,積極配合,提供各種方面,以防止擾民,對於鬧事的暴民,要一一繩之於法,這才是應對之道。可笑的是特區政府竟然不知就裏,嚇得連忙跳出來大喊又要限制自由行,又要禁止一簽多行,簡直就是捉錯用神,自亂陣腳。客觀的效果是與病態本土主義者配合,一起唱雙簧。
香港出現了排陸情緒,那怕只是那麼一千幾百人,破壞性的能量已經可以這麼大了。一旦內地出現一萬幾千個于網路上活躍的排港網民,那就很容易鬧到天翻地覆,到時好像群情洶湧的樣子,政府也必將會很難做。
所以,這陣危險的歪風一定要煞住!這工作不可能依靠不作為,而事實上也難有所作為的特區政府,需要由中央主導這一場重要的網路戰役。凡是煽動陸港兩地之間的仇恨的言論,在香港也好,內地也好,都要受到抑制,帖子要被遮罩,初發帖的人要受到懲治。我並非鼓吹言論審查,而是這已經超越了言論自由的底線。即便是在自稱最崇尚自由的美國,發佈“仇恨言論”(hate speech)也是不會容許的。歧視同胞,鼓吹同胞互相敵視,是標準的“仇恨言論”,要堅決打擊。
事實上,最近特區政府已經開始逐步為香港一樣濫用的言論自由建立最基本的底線。它最近發出指引,要求官方不要再用“中港關係”的説法,要改用“內地與香港關係”的表述等。我們一些較政治敏感的評論員,一早便已經用“陸港關係”、“京港關係”等字眼。這不是政治正確那麼簡單,背後其實是對內地和中央政府關係的不同心態:“中港關係”意思是中國跟香港是兩個獨立的概念,並且是平起平坐的。“陸港關係”則只是兩個地區之間的關係,有如“閩粵關係”一樣,是平等的。“京港關係”同樣是地區關係的表述,但是一方不單是北京,同時也是京城,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有上下之分。香港的教育局應該擬就一份更詳盡的用語指引給教科書的出版商和各中小學,責成它們採用。這是必要的措施,慢慢下來便會習慣成為約定俗成。
朝著擺正香港與內地關係並且趨向融合的思路,內地和香港應逐步互相提供更多的國民待遇,最終達致完全同等對待。在這過程中,要堅持對等,對香港不予歧視,但也不給特殊優惠。比如説深圳居民赴港不能“一簽多行”,香港居民到深圳也不能“一簽多行”。香港限制某省自由行,該省也同樣限制港人自由行。香港醫生能在內地執業,同樣道理,大陸醫生也能在香港行醫……如此類推。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