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進黨籌備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一事,引起外界關注。海峽之聲19日刊載文章指出,“委員會”名稱到底是冠以“中國”二字還是“大陸”或“兩岸”二字,引起爭論,這是觀察民進黨兩岸關係政策思路走向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的是民進黨對兩岸關係性質的看法和對兩岸關係定位的態度。文章直言:“名不正,言不順”。民進黨要想名正言順地與大陸實現正常交往,不妨從給這個要新成立的“委員會”取個好名字開始吧。
全文內容如下:
據臺灣媒體報道,本週三,也就是11月21日,民進黨中常會將將討論籌組設立所謂“中國事務委員會”的事。然而,會還沒開,這個“委員會”,究竟取個什麼名稱,已經引起黨內爭論,也引起外界關注。民進黨內有人建議維持一貫用法稱“中國事務委員會”,也有人主張改用“大陸事務委員會”或“兩岸事務委員會”更符合兩岸互動現實。
我們知道,民進黨在2012年初舉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敗北,分析普遍認為,民進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讓選民不放心,覺得民進黨無法處理好兩岸關係,是民進黨敗選的主要原因。因此,蘇貞昌當選新一任民進黨主席後,提出兩項重要主張,一是恢復民進黨原有的所謂“中國事務部”,二是要成立一個“委員會”來研究和處理兩岸關係。外界認為,蘇貞昌這兩個主張,是為了讓臺灣選民相信民進黨重視並能夠處理好兩岸關係,同時也向大陸展現善意,目的是為了今後選舉中能贏得選舉信任,避免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覆轍。
民進黨的所謂“中國事務部”已經於今年8月初恢復。當時,是用原來的“中國事務部”的名稱,還是改為“大陸事務部”或“兩岸事務部”,民進黨內也有不同意見。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就指出,用“中國事務部”這個名稱,是在挑戰大陸,不是化解兩岸問題。事實也是如此,所謂“中國事務部”恢復後,雖然有人稱這是民進黨對大陸展現“善意”,然而從大陸的角度而言,卻並未感受到什麼“善意”,民進黨與中共關係的僵局依然如故。
此次,民進黨醞釀成立一個新的“委員會”來研究處理兩岸關係,它的名稱到底是冠以“中國”二字還是“大陸”或“兩岸”二字,再度引起爭論。我們認為,出現這樣的爭論毫不奇怪,它反映了民進黨內部不同派系不同的利益,也反映了民進黨內部對兩岸關係不同的態度。
我們認為,民進黨將要新成立的這個“委員會”,究竟取個什麼名稱,是觀察民進黨兩岸關係政策思路走向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民進黨採用何種稱謂稱呼大陸,反映的是民進黨對兩岸關係性質的看法和對兩岸關係定位的態度。
毫無疑問,如果採用“中國事務委員會”這樣的名稱,那麼它表明,民進黨仍然用“一邊一國”來定位兩岸關係。民進黨8月初恢復所謂“中國事務部”,大陸感受不到民進黨的所謂“善意”,原因也就在這兒。而如果用“大陸事務委員會”或“兩岸事務委員會”,雖然不必然表明民進黨放棄兩岸“一邊一國”的立場,但卻可某種程度上表明民進黨能夠更為務實理性的面對兩岸關係,就大陸而言或許可以認為這是民進黨展現的某種善意。16日,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民進黨內的有識之士就調整相關名稱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我們認為這是務實的,也是有益的”。
孔子説,“名不正,言不順”。民進黨要想名正言順地與大陸實現正常交往,那麼不妨從給這個要新成立的“委員會”取個好名字開始吧。(海峽之聲 魏華 王宗磊)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