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 讓鄉村俏起來

2015年02月25日 09:01:0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字號:    

  臺灣杉林溪茶園風光(圖片來源:人民網)

  全臺有368個鄉鎮,而臺灣鄉村經過二三十年精心營造,各自形成獨特風情——

  談起鄉下,臺北的朋友總是悠然神往。已經退休的臺北市民吳先生近日對記者談起,全家都去嘉義過年了。提起老家的大樹、田園、堂兄弟養的蜜蜂時,他眼神透著愉悅,“鄉下的空氣不一樣,新摘下來的蔬菜特別鮮甜,在那裏可以好好放鬆。”

  有景觀有特産還有好吃的

  “從小,每到過年我就特別羨慕我同學”,臺北媒體人汪小姐也説,“因為他們都可以去鄉下過年,而我就是臺北人,哪兒也不能去。”

  臺灣的鄉村,確實有特別的吸引力。許多臺北人週末會去鄉郊玩,比如去北投泡溫泉,去宜蘭吃海鮮,去九份爬山看星星。這些鄉鎮也許不繁華,但肯定不亂不臟,房屋雖老舊,卻往往有出人意表的設計點綴其間。更難得的是,全臺368個鄉鎮,幾乎個個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特産。

  桃園縣大溪鎮的特産是豆干。大溪的水特別好,所以這裡的業者用天然泉水或地下水製作豆干,做出來的豆干沒有漂白粉味。豆干出名了,大溪順帶著也成為豆腐、豆腐乳、豆花、豆皮等豆類相關衍生産品的集散地。

  新竹市的新埔鎮盛産柿餅,純手工制的黃橙柿餅在新埔鎮旱坑裏紮根,迄今約有170年的歷史。新埔鎮氣候乾燥少雨,每年9月到12月會出現“九降風”,這樣自然的地理與天候條件,完全符合柿餅製作過程中的曝曬、乾燥及脫水等條件,所以才能製作出口感十足的“新埔柿餅”。新埔柿餅每年生産約130萬斤,産值高達1.3億元新台幣。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臺中有太陽餅,民宿還有生態農場,金門有高粱酒和貢糖,臺南有麻豆文旦和虱目魚湯,花蓮有石藝和出海賞鯨,鶯歌有陶瓷……

  傳統産業浴火重生

  現代化衝擊之下,許多地方的傳統産業這些年過得並不容易,臺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自1989年開始,臺灣當局開始推動“地方特色暨小區小企業輔導計劃”,推動地方特色産品的行銷。這個計劃給傳統産業引進了現代的行銷技術,細緻到幫助廠商佈置廠店空間,設計産品包裝,改良生産技術,結合小區資源與當地節慶舉辦促銷和媒體行銷等。

  比如新北市的鶯歌區,燒制陶瓷有200多年曆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遠銷歐美日本,但到上世紀90年代,臺灣工資上漲,人力缺乏,加上國際市場格局改變,鶯歌陶瓷遭受衝擊,整個産業大幅衰退。就在此時,地方政府提撥經費更新傳統商店街,將陶瓷老街重新規劃,把原本單調的廠房店舖改造成頗具文化氣質的藝術空間。而鶯歌的陶瓷廠商們也借機努力轉型,為産品注入創意與創新理念,逐漸攻佔年輕的消費族群。

  和鶯歌陶瓷一樣,臺灣各地的傳統産業大多經歷過這樣的復興過程,其中既有政府的輔助提振,也離不開業者自強變通的努力。許多傳統産業今天都呈現新風貌,宜蘭縣的宜蘭餅,開放遊客參觀制産流程並可親手體驗制餅的樂趣,變成一種深度遊的新形式。桃園市的石門水庫以活魚料理聞名,近些年不但料理種類越來越多,從早期的紅燒、砂鍋魚頭、豆瓣三吃,漸漸演變出上百種吃法,許多餐廳景觀很有特色,還擁有自己的品牌故事。

  找回人與土地的感情連結

  鄉村要變美,除了要有規劃,還要有文化,更要有人才,是個綜合工程。臺灣自上世紀70年代經濟開始起飛,經過二三十年後,農村開始出現人口流失、農地廢耕及環境污染等衰敗現象,城鄉差距日益加大。臺灣有識之士意識到這一問題,1993年,臺灣省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申學庸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施政方針。

  所謂小區營造,通常是小區居民自發的行動,依託于小區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做出適當規劃,再加以建設。

  南投縣埔裏鎮的“桃米”小區是個經典例子。1999年臺灣發生大地震,桃米幾成廢墟。重建完成後,當地人士有這樣的思考——重建後若還是留不住年輕人,那麼重建完成的桃米還是個廢墟。於是當地人邀請專業人士前來提供對策。調查後發現,這個因經濟不振而低度開發的桃米,竟是個生態寶庫,臺灣29種蛙類,這裡就有23種﹔156種蜻蛉類,這裡有65種﹔418種蝴蝶,這裡有151種。於是,桃米小區就以生態為核心進行改造。經過15年的努力,桃米成了一個生態村,結合了生態旅遊、生態解説、民宿、餐飲、工藝等産業活動,成為臺灣熱門的生態景點,每個月還有超過3000人的國際觀光客,為桃米創造了佔當地人口1/4的就業機會,每年創造的産值超過新台幣1億元。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比如頗具傳奇色彩的臺中“彩虹眷村”,是一位年過八旬的老榮民,因為晚景無聊,就用彩筆在眷村墻上塗鴉,這些塗鴉不僅色彩繽紛,而且童趣盎然,濃縮了一代人的歷史記憶。經媒體報道,竟成旅遊熱門。還有高雄市的美濃鎮,因為保留了完整的客家文化和良好生態,也變成知名景點。

  臺灣社區營造行動至今仍方興未艾,産生的效益有産業的,有文化的,有生態的,還對社會安定和民間活力貢獻良多,用臺灣原鄉文化學會理事長李赫的話説,“最有意義的是讓社區居民産生了‘人與土地’的連結關係”。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