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評論指出,近來各界都把招收陸生效果不佳都歸咎於承認學校數目的問題,但主要原因是限制沿海六省市的戶籍歧視規定,即只有原籍在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江蘇、浙江等六省市的學生,才能報名臺灣的大學和研究所,因而導致報名人數較少。
評論説,如果深入了解大陸的戶籍制度和大陸大學的戶籍規定,我們可以發現,大陸的重點大學在招收各地省市的學生時,就設定各個省市的名額,以充分能照顧到全國各地的報考生源,但很少有限制少數省市的學生只能報考該大學。大陸首屈一指的重點大學,其生源大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學子,很多是寒苦出身,但是很爭氣的靠苦讀尋求翻身的機會,這點就如何早期臺灣的大學聯考制度一樣,鄉下學生只能靠考取國立名校,尋求翻身的機會;為何教育部在擬定陸生報考臺灣的大學時,會定下這個嚴重違反人權的地域歧視的規定,實在令人不解。
評論還説,後來訪問了擬定此項規定的部分委員,他們表示,當初是考慮學生家裏的經濟情況,才限定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但是就熟知大陸經濟情況的人來看,這種規定未免太過於粗糙,沿海的六省市也有偏遠縣市屬於貧困區,而其他省市的省會和重點城市的經濟情況,不見得會比沿海六省市更差。
評論最後呼籲臺灣教育官員,在重新擬定陸生報考臺灣的大學規定時,應該要取消此戶籍歧視的規定,讓大陸偏遠地區的學生也能來臺就讀,充分感受臺灣的大學教育環境,如此才能真正吸引不同出身的大陸各地人才,擴大兩岸人才的交流。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