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針對臺“立法院”審查陸生來臺法案時民進黨又以肢體抗爭的方法干擾議事,指出,民進黨這是以暴力非理性的手段彰顯其鎖臺的政治意識,完全不是理性問政于教育百年大計,更無視全球國際競爭現實中臺灣處境的艱難。
文章摘錄如下:
環視當今國際情勢瞬息萬變,中國大陸已非當年的“共匪”,可是民進黨仍然不斷以民粹方式散播“恐共”的老梗,企圖喚起人民“阿婆級”的記憶,卻完全不去思考面對臺灣將來最好的發展是什麼,不斷的閉鎖臺灣的前程,閉鎖自己的心靈與出路,一般的年輕人更看不到自己未來的前途。
在臺灣少子化的影響下,許多私立大學院校開始逐步退場之際,引發教職員工作朝不保夕的憂慮,連帶影響的周邊經濟效益也受到衝擊,但最大的傷害卻是大學生普遍對臺灣前景的失望與失去信心。因為連大學教授的工作都沒有保障,老師在上課時又如何能夠培養學生對未來前途産生信心呢?
從民進黨執政八年到國民黨再執政這兩年來,貪污腐敗與守成無能浪費了十年的光陰,藍綠鬥爭的政治新聞太多,真正有利於民生的經濟議題太少。年底的五都選舉將又是一場吸引目光的大型社會運動,可是馬當局只能提出22k的補助失業方案穩定選局,卻無法提供標舉一個美麗希望的願景。難道臺灣只能在少子化、老人化與藍綠對立妥協下,一步步走向閉關自守,而孤懸國際世界之外消失中的小海島嗎?
或許,開放陸生來臺就讀,並不能解決私校退場的困境,然而面對“學測成績頂標,就能免試申請大陸123所大學”之搶奪優異學生的學術叫陣,“教育部”豈能緊關城門而放任學生流失?相對的,“教育部”應該研擬一套海峽兩岸教育學術交流的大戰略,讓陸生來臺可以取得學歷,可進修博碩士學位,並安排一套機制選拔最優秀的畢業生可以留臺工作,讓臺灣的自由民主思想,自然和諧地促進海峽兩岸的和平與共榮,也讓臺灣能夠參與中國大陸崛起的經濟市場,而不致錯失歷史良機。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