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高齡六十的臺北松山機場,即將變身成為東北亞黃金航圈之重要據點,陸續與大陸上海虹橋、日本東京羽田及韓國首爾金浦機場對飛,並打造“小而美”的“首都商務機場”。臺灣《中國時報》2日發表社論指出:這不僅將明顯提高松山機場的營運,更將讓臺北市與東北亞三大重要都會緊密結合,帶動的發展契機,非常令人期待。
社論説:依據規劃,松山機場將在本月十四日先與虹橋機場通航,每週雙方各飛十四班;今年十月三十一日則與羽田機場對飛,每週雙方各飛二十八班;目前正與韓國方面洽談修約,希望進一步開闢直飛金浦機場的新航線。如此一來,除了目前的島內與兩岸航班之外,松山機場又增加了與日、韓首都圈機場的航班,串連起一個東北亞的黃金三角航圈。上海、東京、首爾是亞洲最重要、商務最蓬勃的大都會,臺北市能借此加強與這幾個城市的航空交通,對促進彼此的交流大有助益,也能對島外商務與觀光客源産生更大的吸引力。
正如馬英九所言,臺灣的地理位置在東亞中心,和此區主要國家或地區的城市與首都的平均距離都很短,飛行時間不到四小時,如此優越的地理優勢,過去礙于種種因素而沒有辦法好好利用,使其發揮最大經濟交流效益,確實非常可惜。
因此,可以預見在今年之內,臺北、上海、東京,這三座東北亞重要城市將串連起來。由於松山機場、虹橋機場與羽田機場都位於市區,在地鐵的配合下,大大縮短了旅行時間。換句話説,這三座城市可以成為一個“一日生活圈”。在臺北,早上出門搭捷運到松山機場,午餐就可以在上海吃大閘蟹,或在東京六本木喝下午茶。而如果能再與韓國金浦機場談好對飛協議,到明洞吃人參雞也是小事一椿。尤其臺灣觀光客赴日本、韓國都享有免簽證待遇,將來民眾的來往、觀光客來臺旅遊,都將更加方便順暢。
社論指出,如此方便的流通,直接將對相關商圈的營運帶來助益,然而,在松山機場業務大增之前,我們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檢討目前軟硬體不足之處,及早改善補強。
松山機場機能日益擴大,其實是與綠營的一貫主張相反的。過去民進黨長期主張將松山機場遷移至他處,原址則改造成公園,但如果松山機場的功能愈來愈蓬勃,營運日益成長,民眾感受到善用松山機場的好處時,民進黨恐怕就不得不考慮到民意的好惡了,這可能也是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現在不提松山機場遷移案的原因。如果蘇貞昌能採取務實態度,松山機場可以不必成為政黨角力的戰場,而回歸就事論事,讓這項政策朝最符合民眾希望及臺北市利益的方向走,這應該是最成熟理性的作法。
社論最後説,航線的增加可以帶來客源,但一個機場的營運需要許多環節的支援,才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績。在松山機場即將進一步轉型的同時,我們期勉這個小而美的島嶼,也能展現出臺灣的新氣象。
[責任編輯:栗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