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就任滿月,正式提出第十一屆“考試委員”與第四屆“監委”提名名單,臺灣《中國時報》21日社論指出,總體看來,符合馬英九先前的承諾,獨立機關的院長“都不是國民黨籍”。馬英九很清楚地認知,獨立機關不只是超出黨派,不但不是“國民黨開的”,更重要的,他不會讓這些機關成為“馬英九的司法內閣、考試內閣和監察內閣”。
過去幾年,人民對所謂獨立機關的信心幾乎消耗殆盡,此時此刻,尤其是懸缺二年多的“監察院”終於重新啟動,所有提名人,應該體會肩上的重擔,不是揣摩“總統”之意,而是在“國會”行使同意權之後,認真看待自己該扮演的角色與職分,即令政黨在推薦出線的過程中,發揮相當作用,然而,一旦進入“考監”兩院,就不再是“XX黨的‘監委’或試委”,而是依“憲”行使職權的考“監委”。
什麼是獨立機關?過去八年,因為扁當局的以意識形態治理臺灣,基本不涉入政治的“考試院”,不但全臺考試出現荒腔走板的試題和政策,“考試院長”堂而皇之出任政黨黨務改革小組召集人,明目張膽為政黨輔選,成了政黨選舉動員的週邊組織,“考試院”幾乎完全破毀。這一次,“考試委員”能以專業取勝,而且在各領域的代表性都能兼顧,提名人的政黨屬性和色彩相對淡薄,且多不涉足實際的政黨活動,確實是一份值得肯定的名單。
至於“監察院”,社論認為,不必諱言,政治角力依舊存在,即使推出清廉形象備受肯定的王建煊擔任“院長”;“監委”提名人中也不乏早為社會公認的中立客觀人士,諸如吳豐山;還有過去任內表現不俗的前任“監委”,諸如黃煌雄。但還是有相對資歷值得推敲的人士,這當然是妥協于“立法院”勢力考量下的安排。但不論是妥協或是眾望所歸下的結果,未來獨立行使職權的“監委”,都得在任期內交出自己的成績單,“監委”監督行政官員,同樣的,民意也會監督“監委”。
比較遺憾的是,在提名審薦過程中,即將行使同意權的“立法院”,不論藍委、綠委,表現都遠遠遜於馬英九。當馬英九明確認知獨立機關的定位、意義、甚至與“總統”間的關係和分際時,朝野“立委”們卻依舊陷入選舉期間藍綠壁壘的框架,以顏色品評考“監委”提名人。比方説,即將出任“考試院長”的張俊彥,被藍委譏評為“綠色的”,張俊彥是不是絕對適任?他在學界的評價如何?當然可以討論,獨獨不能以顏色論是非。
再比方説,原來很有機會進入“監委”名單中的民進黨前“立委”李文忠,飽受藍綠“立委”的“炮轟”,有人用選舉恩怨看待,還有人以他離過婚做為不適任的理由,無巧不巧,反對李文忠的藍委人士,還不乏都是家庭有問題,或是離過婚或又再婚者。更遺憾的是,民進黨人看待自己的同志,下手更重,有人要和李文忠斷交,有人質疑他受不了誘惑,還有人嚴批他是要為馬當局背書。甚至查案成績亮眼黃煌雄也被譏為只是個“樣板”,黃煌雄投入黨外運動時,這群“同志”都不知在哪?如果他是“樣板”,這麼認真的樣板,遠遠比這群腦袋裝了藍綠選舉鋼筋的“立委”強多了!
社論説,過去八年,所有的獨立機關被民進黨當局破毀到不成模樣,扁當局自己心中沒有“憲政”獨立機關的概念,才會出現接受提名者是“為馬政府背書”的批評,他們不相信獨立機關不是國民黨開的、不是馬英九開的,甚至忘了“監察院”的功能就在糾彈執政當局的官員!如果民進黨還有一點在野黨的責任感,對“國家憲政”體制還有一點基本的認識,應該鼓勵而非阻擋黨內優秀人才發揮所長。
當“考監兩院”提名名單全部出爐,重頭戲就轉而落到“立法院”身上。馬英九在提名同時,已經表白提名人會去拜訪“立法院長”,但不會拜訪個別委員,就是不做飲宴拉票或人情請托。社論表示,當獨立機關提名人挺起腰桿,以專業和人品,接受“國會”考驗的同時,“國會”的專業也要接受考驗;嚴審不代表言詞羞辱,資格審查更不能成為政黨藍綠的立場表態。朝野“立委”必須警惕,當自己在審查考“監委”提名的同時,民意同樣在審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尊重獨立機關的尊嚴,就是尊重“國會”的尊嚴。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