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行政院”上周加碼通過大幅度的“所得稅”制改革方案,以取消促進産業升級條例的“租稅減免”,換取降低企業負擔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個人繳納的“綜合所得稅”稅率,並調高薪資、殘障及教育等多項扣除額,所涉及的稅負高達一千五百億元。這項喧騰多時的重大“稅改”政策,竟在距民意選出“新政府”的一個月前敲定,等於讓“稅改”成為選舉牛肉場上的政治拍賣品,堪稱做為“看守內閣”的“行政院”最不負責任的行徑。民進黨及其主政下的“行政院”應懸崖勒馬,別再繼續傷害臺灣;國民黨及其具主導權的“立法院”亦切勿隨之起舞。
臺灣《聯合報》今日社論説,我們已多次指出,這樣的“稅改”是一個經由稅收重分配,還原臺灣公平稅負的過程,絕對不是全民一體減稅;主因是獎勵企業投資的促進産業升級條例將於明年實施期滿,投資抵減、五年免稅等租稅優惠不再,使當局得以收回一年約達一千四百八十億元的租稅減免利益,並透過稅制改革還稅於民。更簡化的説,是將以往集中于高科技産業的租稅利益,擴大到非科技産業。相對於以往,這樣的改革是公平的;可是,這個擴大到非科技産業的重分配過程,若不能堅守稅改的本心,甚至遭到政治挾持,反而可能會將昔日産業面的不公平,擴大到社會階層間的不公平,甚至在競相加碼下將臺灣財政打入萬劫不復之境。
現在的稅改發展方向,已經顯露出步向深淵的險況。一千五百億元的租稅利益釋出,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卻不是人人都能插得上嘴,影響重分配的方向。於是,有錢有勢的工商團體,不只力守原屬於企業的租稅資源,還想借“大選”之勢,掙得更多的份額;有權有位的當政者及民意代表,則各自盤算著政治利益,在普羅大眾的選票與企業顯貴的鈔票之間擺蕩,並在難棄選票、更難捨鈔票的考慮之下,背棄了專業、良心及島內的未來,就這樣“你喊五百,我給一千”的,讓“稅改”淪為選舉牛肉場上的拍賣品;至於債留子孫、禍延後代,又豈是短視的政客所會關心?
“行政院”上周通過的所謂“輕稅簡政”稅改方案,正是此一盤算下的産品。沒有完整明確的政策説明、沒有公開透明的公共討論、沒有足以服眾的財政精算,更沒有周延清楚的配套,“行政院”就在各方爭議聲中倉促推出一個看似人人有獎的“稅改”方案;它能不能滿足企業的胃口猶待觀察,卻看不到強化所得稅量能課稅、縮小貧富差距功能的用心。因此,雖然這一方案明顯是討好選民之作,卻不只沒有得到任何的掌聲,反而是噓聲不斷。可見,經過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政治操弄,選民的眼睛已是雪亮。
事實上,臺灣選民非常清楚,“行政院”此時推出這般重大的稅改方案,是既不適當、也不可能實現的政策。在主觀面,從新一屆“國會”本月開議、到五月廿日由新“總統”籌組的新當局成立期間,“行政院”是“看守內閣”,依“憲政”倫理,“看守內閣”僅須維持常規運作,並應擱置具未來性、爭議性的重大政策,留待新當局決定;而稅改方案正屬於應緩議項目,屆時新當局已然擔起島內大政,基於權責相副及政策一貫性,舊當局不應為新當局套下政策枷鎖。因此,“行政院”在此時提出這樣的方案,是不負責任的作法,亟應認清本分,早日回頭。
社論最後説,在客觀面,任何稅制改革因為涉及人民權利義務的改變,都要經過“國會”審查,“立法院”的態度才是關鍵。然而,現在的“國會”由國民黨掌握四分之三絕對優勢席次,在現今兩黨激烈競逐大位下,國民黨不可能為“行政院”的稅改方案背書。可是,國民黨要對這樣一個選舉稅改説不,即使基於專業,在選舉混戰下也極易被貼上反稅改標簽;而若跟進加碼,不只未掌握髮聲先機,還可能賠送未來執政的籌碼,顯得進退失據。這或正是“行政院”此時拋此議題的真正意圖,目的不在改革,而是製造新的亂源,乘亂得利得勢。因此,唯有將稅改方案冷處理,留待選後深思熟慮,方為上策。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