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全球化中遇困,相關國家不應推卸責任
新華社記者鄭漢根
當前全球化進程中,一些國家出現貧富差距、失業加劇等問題,從而出現對全球化進行抵制的聲音,甚至有些西方輿論把矛頭指向中國等國家。這些説法是非不明,混淆視聽。
作為全球化的最初倡導者,發達國家一直以來在産業標準、金融體制等方面佔據制度性話語權,利用資本、技術、資訊等方面絕對優勢,在全球市場獲得巨大利益。這種獲利格局至今仍然存在。
從貿易來看,發達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收穫豐厚。根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統計資料,貿易佔美國GDP的比重從上世紀60年代的約9.4%大幅升至2010年至2015年間的約29.7%。以美國對華貿易為例,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最新公佈的報告,中國入世以來,美國對華商品出口增長了505%。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發達國家從全球化中的受益,主要集中到了大財團及所謂的“精英”群體手中,底層群眾諸如普通製造業工人獲益少,反全球化的聲音主要正是從這裡發出。
因此,反思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的時候,發達國家需要更多注重解決國內的兩極分化等問題,而不是向外找“替罪羊”,攻擊其他國家。
所謂“中國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的説法,難以站住腳。的確,如今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這一切都受益於全球化。然而,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遠不只是利益,也帶來許多問題和挑戰,比如作為“世界工廠”,中國的環境承受了沉重的壓力,金融危機曾對我國金融市場和外貿造成巨大衝擊,等等。此外,中國在發展進程中還遭遇許多人為的掣肘,比如一些發達國家對中國封鎖高科技出口,中國頻頻遭遇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
實際上,全球化更重要的意義是為各國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和平臺,能否抓得住機遇,主要還要看各國自身,作為全球化進程“後來者”的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中國的發展,更多的是依靠中國政府的有力領導,依靠全體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中國人通過自身努力,克服全球化進程中的諸多阻礙和挑戰,不斷壯大自身力量。
國際社會更應當看到,在全球化進程中,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正越來越大。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動力,為其他國家發展帶來巨大機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建立的亞投行等合作機制正在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強勁動力。
全球化本身,也不應成為一些國家遭遇全球化困境後的“替罪羊”。全球化符合生産力發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勢所趨。全球化的確是“雙刃劍”,但貿易保護主義絕對是“死衚同”。
本著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各國攜手發展,共同分享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共同解決全球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才是面對全球化的理性態度。實行保護主義,或將某個或某些國家作為靶子來推卸責任的做法,無疑是力氣用錯了方向,最終將傷及自身。
責任編輯:李志強
建行與河南簽訂首批350億元市場化債轉股協議
11日,中國建設銀行與河南省國資委、河南能化集團、平煤神馬集團、安陽鋼鐵集團簽訂了首批市場化債轉股合作協議,協議總額達350億元。
2017-01-12 11:08:37
怎樣認識各級領導幹部是人民公僕,沒有搞特殊化的權利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2017-01-12 10:06:51
穿漢服就是弘揚傳統文化? 警惕形式化和走極端
漢服熱也好、國學熱也好、祭孔熱也好,都只是形式上的熱鬧,而沒有觸及人的精神世界。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