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走向世界的中國衛星

2016年05月23日 10:0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寮國一號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是中老兩國在航太領域合作的里程碑。寮國政府堅信,衛星運營後將為寮國帶來新收入,為寮國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3月9日晚,在中國和寮國合作的寮國一號通信衛星在軌交付儀式上,寮國郵政、電信和資訊部長亨蓬馬佔這樣説道。

  寮國一號通信衛星是寮國有史以來的第一顆衛星,其對寮國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意義不言而喻。而在寮國之前,中國已經幫助多國實現了“衛星夢”。

  如今,中國航太事業已經走過60年。60年一甲子,作為中國航太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衛星在經歷波瀾壯闊發展歷程、取得了一系列矚目成就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實現航太事業“走出去”,成為展示中國科技和經濟實力的代表産業。

  ■跨過航太事業的雄關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托舉下,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從此,中國拉開了探索太空的大幕。

  此後,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中國用長征三號火箭成功發射了6顆通訊衛星,表明中國航太技術正逐步走向成熟,在運載能力上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對外商務發射的條件。

  然而,這一時期的國際航太市場,卻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悲觀氛圍之中。“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幾乎使美國航太活動陷入癱瘓,佔有當時世界衛星發射市場半壁江山的歐洲航太局,也因阿麗亞娜火箭未及時點火而發射失敗中備受打擊。

  正是在這樣背景下,中國衛星事業開始逆勢揚帆,走向世界。1987年長征二號丙火箭搭載法國馬特拉公司的微重力裝置發射成功,開創了中國商業發射的先河。

  此後兩年間,中國相繼拿下了澳大利亞通信衛星和“亞洲一號”等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合同。面對訂單,羽翼未豐的中國航太工業自然不會等閒視之。為切實推進合作項目,中方定下的目標是在1年半內新建一座符合條件的發射工位。這在當時的條件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位美國航太專家在考察新工位建設時曾傲慢地表示:“一年半修起來?我不相信。”然而,中國僅用了14個月就建成了這座堪稱“亞洲第一塔”的新工位,而建造同等規模的發射塔,美國要19個月,法國要29個月。

  1990年,中國承攬的首顆商業衛星“亞洲一號”精確入軌,噴薄而出的熊熊烈焰不僅證明了中國擁有國際商業衛星整星的發射能力,同時也預示著中國衛星事業在更大的市場空間裏開始騰飛。此次衛星發射,衛星入軌精度創當時休斯公司已發射的32顆同類衛星之最,同時也成功打破了美、法等國在國際商業發射領域的壟斷地位,為中國未來全面進入國際衛星市場奠定了基礎。

  在航太事業的發展道路上,中國衛星事業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開始描繪一幅揚帆起航、駛向世界的壯美畫卷。

  ■站在國際競爭的前沿

  今年1月16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白俄羅斯通信一號衛星送入太空,中國航太2016年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是白俄羅斯首顆通信衛星,也是中國航太首次向歐洲用戶提供衛星在軌交付服務。在這次合作項目中,中方承擔了衛星設計、建造、總裝、測試和發射任務,並以在軌交付方式向白俄羅斯交付這顆衛星及相關地面測控系統。衛星主要用於白俄羅斯及覆蓋地區的廣播、電視、通信、遠端教育和寬頻多媒體服務等。這次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太邁出了開拓歐洲市場、服務世界航太的重要一步。

  就在兩個月前,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寮國一號”通信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寮國一號通信衛星項目是中國航太“天地一體化+商業運營”新模式的具體實現,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中國將為寮國及周邊國家提供衛星通信、衛星電視直播、無線寬頻等服務。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表示,寮國衛星項目意義重大,是中國航太為東盟國家實施的首個整星出口項目。對進一步加強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白俄羅斯和寮國的合作項目是近年來中國衛星事業走向世界的縮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已經陸續向尼日利亞、委內瑞拉、巴基斯坦、寮國、白俄羅斯等國出口衛星及相關配套服務,並與多國開展衛星項目合作。在全球衛星市場的版圖上,中國衛星已經覆蓋歐洲、亞洲、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也從側面加快了中國航太與國際航太接軌的步伐,不斷彰顯中國航太實力。

  中國衛星事業在國際上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中國已經在航太的許多領域領先,開發了非常好的地球觀測衛星,北斗衛星導航項目付諸實踐,並在載人航太計劃和空間科學領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俄羅斯航太署主辦期刊《航太新聞》的觀察家伊戈爾利索夫説。

  ■體現航太事業的擔當

  今年4月,厄瓜多連續發生強烈地震。應厄瓜多國防部下屬航太研究院請求,中國國家航太局緊急調動高分二號衛星對厄瓜多受災地區進行觀測,並提供了25景高分二號衛星獲取的災區震後影像圖和13景災區震前影像圖,為厄瓜多掌握災情,開展救援工作提供資訊支援。

  這不是中國衛星第一次參與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對於世界而言,衛星之所以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原因不僅在於它所創造的多項先進技術,更在於其在國際航太事業中所體現的“中國擔當”。

  與過去航太市場上,優勢國家封鎖關鍵技術或生産流程,尋求盈利最大化的做法不同,中國在參與國際衛星項目合作中,無論是在技術水準、市場適應性、可靠性,還是在價格和服務水準上,都具備很強的競爭能力。同時中國還採取“全面擁抱”的方式,不僅留下産品,還提供包括管理運營、人員培訓、保險、融資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幫助他國實現“航太夢”。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施,更為中國面向全球提供整星出口、發射服務、電信港建設、技術轉讓與培訓、導航全球應用服務等所有解決方案創造了有利契機。這也是中國衛星受到國際市場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東方紅一號”衛星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認為,從航太大國走向航太強國,需要我們堅持自力更生,加強基礎研究,加強航太與地面應用相結合,提高應用産品品質,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這成為中國衛星事業能夠實現穩步發展的最佳注解。

  如今,中國衛星科技正進入高速發展期,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回收艙成功降落,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踏上太空“取經”路,高分九號衛星成功被送入太空……這一系列成就在彰顯我國衛星技術已經具備世界先進水準的同時,也意味著走在建設航太強國康莊大道上的中國,正不斷通過創新與合作來體現中國航太的世界“擔當”,為人類航太事業謀新篇、創新局。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