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安全”為何是米爾的奢侈品

2016年01月07日 10:5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巴基斯坦GEO電視臺的哈米德米爾,是該國最出名的記者之一。不過,他覺得自己生活得像個逃犯。米爾從不告訴別人自己要去哪,也不透露過夜的地點。他習慣將辦公室的窗簾拉緊,至少使用兩部手機,不接陌生來電,並在3處住所之間遷移,就算對朋友也不會輕易告知行蹤。

  鑽進防彈車去採訪時,米爾依舊焦慮不安。司機事先不知道目的地,直到最後一分鐘,米爾才會告知接下來的行車路線,並讓車子反覆變換車道,以觀察是否有“尾巴”。

  對巴基斯坦的記者來説,“安全”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國際記者聯盟2014年的數據表明,巴基斯坦對記者來説是全球最危險的國家,全年有14名記者因公殉職,敘利亞、巴勒斯坦、阿富汗緊隨其後。這一年4月,米爾在從卡拉奇機場返回辦公室途中,被武裝分子追蹤襲擊,瘋狂掃射的子彈穿透了米爾的肩膀、小腹和右腿,米爾死裏逃生,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在此之前,米爾的汽車下曾發現過炸藥,塔利班宣佈對此負責,並威脅米爾不要再做新聞報道,大量恐嚇郵件也紛至遝來……

  米爾擔任主持人的政治脫口秀“首都訪談”,關注民生,針砭時弊。米爾調查、策劃、製作了多期專題,涉及恐怖襲擊、教育改革、能源危機等敏感話題,他與嘉賓侃侃而談,就爭議現象發起討論,為弱勢群體爭取權益,併為民生問題探尋出路……由於通過深入調查掌握了不為人知的內情,報道時又直言不諱,米爾觸碰了利益集團的奶酪,也引起了恐怖組織的惱怒。

  媒體評論稱,對記者的襲擊也是在向新聞的真實原則宣戰。在網路日益發達的時代,一些記者不願親赴現場,通過搜索和拼接對付稿子,草草了事。另一些記者選擇了一條崎嶇的道路:對職業的付出,對真相的探索。米爾的父親也曾是仗義執言的知名記者,卻離奇死亡,疑似被人投毒。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説明你離得還不夠近。”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的這句話,激勵著無數記者義無反顧地深入第一現場,為快速及時的新聞報道全力以赴。尋根究底地調查,爭分奪秒地采寫,使得巴基斯坦記者無可避免地成為一種高危職業。在嚴峻的治安環境下,冒著遭受恐怖襲擊的風險,孜孜不倦地探求新聞事實,既是一種無愧於心的職業道德,也體現了攻堅克難的堅定執著。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07日 21 版)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