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時政

真正的“透明口袋”還需更多制度努力

2011年10月13日 12:59:00  來源:西安晚報
字號:    

  兩面透明的玻璃合在一起,像個長方形的透明口袋,中間夾著中華慈善總會2010年的年度審計報告,共24頁。經過近4個月準備,昨天開幕的“慈善之光——中華慈善總會暨團體會員慈善成果展”上,中華慈善總會終於通過“玻璃口袋”的造型,向公眾仔細曬賬本。管理費不像輿論盛傳的那麼高,只有0.11%;工作人員也不像外界傳言那樣拿著高薪,會長年薪也只有4.8萬。

  “透明口袋”是個很不錯的創意,因不透明而深陷重重醜聞中的慈善組織,寄望于通過這個“透明口袋”向公眾傳遞一種毫無保留的誠意和毫無掩飾的透明。可惜這個“透明口袋”並沒有收到預期的好評,輿論對慈善總會公開的賬目滿腹疑問,從“會長年薪4.8萬”到“0.11%的管理費”,都受到了公眾強烈的質疑。

  慈善組織要重建信任,僅有一個“透明口袋”的好創意是遠遠不夠的,而需要慈善組織在創意之外做出更多實質性的制度努力。

  難怪公眾不相信“會長年薪只有4.8萬”,這份報告名為“中華慈善總會2010年的年度審計報告”——可沒有向公眾交代清楚,到底是誰審計的,是國家審計總署審計的結果,還是中華慈善總會自己審自己?另外,會長年薪是不是真的只有4.8萬,如果會長不向社會公開自己的家庭財産狀況,不進一步公開細化的資訊(比如福利、獎金、公務支出等等),這個數字是很難讓人信服的。

  慈善總會這一次向社會公開的審計報告,只是一個靜態的、封閉的、不可證偽的結果,裏面的數字,都只是慈善總會的自説自話,公眾即使不相信,也無法通過其他手段去證實或證偽——比如,公眾直覺和經驗上不相信“會長年薪只有4.8萬”,但又沒有更多資訊來證實或證偽這種懷疑,所以,人們出於對慈善組織的不信任,只會“寧可信其假”了。

  真正的透明和陽光,應該是將自己置於一種日常的、動態的、全面的、主動的可監管制度之下。所謂“日常的”,是指公眾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很方便地對慈善組織進行監管,比如,隨便點擊一下慈善總會的網站,就能夠查到某個自己想知道的資訊,看到某筆捐款的流向,而不是像這樣只是偶爾公佈一個審計報告。所謂“動態的”,是指監管不只是對結果的監管,而需要是對過程的監管,從捐款入賬到捐款的流向,整體過程應該都置於捐贈者和公眾的監督之下,而不是像這樣只是最後公佈一個結果。

  還有“全面的”,是指公開所有資訊,方便公眾去證實或證偽。比如你説這個項目花了100萬,如果是全面的,那麼公眾自己能算出來是不是真花了這麼多錢,造假了很容易對不上賬。可如果公開的資訊很有限,那麼慈善總會説多少就是多少,公眾無法根據公開的資訊來判斷是真是假。

  唯有慈善組織置於一種日常的、動態的、全面的、主動的可監管制度之下,才會真正實現“透明口袋”的隱喻。 (曹林)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