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臨汾空氣怎麼了?警示怎麼缺席了
昨天上午,知名氣象達人、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後“@大臉撐在小胸”在微博發文《昨天,臨汾的空氣怎麼了?》,文章讓大家讀了以後有一種要窒息的感覺。文章稱,霧霾嚴重的北京,SO2(二氧化硫)濃度數值還控制在50,但臨汾過去30天平均濃度為814,4日淩晨0:55的SO2濃度達到1303μg/m3,數值令人震驚。
1303μg/m3是個什麼概念?上世紀五十年代,倫敦奪走1.2萬人生命的那場大霧中,SO2的最高濃度是3830μg/m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準則(2005年):人在持續10分鐘的環境中,SO2濃度應該<500μg/m3;人在持續24小時的環境中,SO2濃度應該<20μg/m3。
通常認為,中國霧霾的顆粒物主要呈“中性”,造成的是慢性長期傷害,不像酸霧具有急毒性,不會迅速致命。可以説,在霧霾的危害性問題上,臨汾是第一個在SO2這個指標上給大家帶來震撼的一個城市,也是第一個將霧霾可能造成的短期傷害演繹得這麼緊迫的城市。雖然數值仍離倫敦的那場大霧有差距,但它無疑把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大家面前。
可是這麼嚴重的霧霾,臨汾的應對是否合格呢?昨天下午三點和晚上七點,我瀏覽了一下臨汾的幾個網站,臨汾政府門戶網上,空氣品質日報最新的數據是12月31日的,領導的新聞放在了顯著位置;臨汾環保局網站上,在“環保新聞”這一欄目中,最新一則關於空氣污染防治的新聞是12月23日發佈的。本該更親民一點的臨汾新聞網,沒有關於這場霧霾SO2含量嚴重性的任何警示。從這些網站上,你看不到一絲緊張的氣氛,體會不到災難面前應有的嚴肅和認真。
關於霧霾的資訊不是沒有,但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工作性的通報、日常的警示已經不能滿足公眾的需要。人們需要聽到權威的聲音告訴他們危害在哪,怎麼應對,政府又做了些什麼樣的工作,這些資訊不僅應該詳實地告訴市民,還應該放在媒體的重要位置,網站的醒目之處,在電視廣播中不斷播出,而不該被淹沒在日常工作中,節前的喜慶氣氛中。
政府的低調也許讓自己看起來更有臉面一點,但對老百姓而言就是失職。而且,空氣是會擴散的,臨汾的低調也是對周邊,甚至更遠一點的老百姓不負責任。大家更擔心的是,一旦養成這種按部就班式的習慣,甚至變得有些麻木時,誰來為我們把守災難來臨前的最後一關?
不是每個人都生活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的,也不是每個人都生活在聚光燈下,大多數人並不具備被媒體關注到的可能。這一次要不是熱心博主的梳理,大家也不會把目光投向這個小城。但是身為一座城市的管理者,你的眼裏應該只有老百姓,應該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相比于空氣污染,也許更應該問問的是,臨汾怎麼了?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