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脫貧攻堅不能只是幹部“獨角戲”

2016年11月11日 09:46:0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脫貧攻堅不是扶貧幹部的“獨角戲”,唱好幫扶與被幫扶的“二人轉”,堅定貧困群眾的奮鬥精神和發展願望,脫貧攻堅才能積力之所舉而無不勝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貧困群眾的小康,全面小康就難言圓滿;沒有貧困群眾的自強不息,脫貧攻堅戰就會失去至關重要的內生動力。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貧困群眾既是扶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激發貧困群眾改變貧困落後面貌的幹勁和決心,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無疑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增強脫貧效果可持續性的關鍵所在。

  近日,一位貧困縣縣委書記“吐槽”扶貧中基層幹部受到委屈的文章,引發廣泛關注。覺得政策好就靠政策養著,有點不如意的事就去找政府“鬧”;對來家裏幫扶的幹部很麻木,認為幹部比自己更著急,自己不脫貧幹部難交賬;“我是窮人我怕誰”“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誰”的心態,成為一些扶貧對象“扶不起還理直氣壯”的緣由。文章列舉的雖然可能只是個別現象,但正像這位縣委書記所説的,這些問題讓扶貧幹部“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同時也提醒我們,對那些喪失脫貧致富信心和動力的貧困群眾,在進行物質幫扶的同時,也應及時填充精神志氣上的洼地。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政閩東地區時,就提出過“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的理念,鼓舞起當地幹部群眾奮發圖強的發展合力。沒有人天生就願意貧窮,奮鬥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不待揚鞭自奮蹄,有些人則相反,有如車行坡上,不加加油、鼓鼓勁,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無法激發出來。脫貧攻堅不是扶貧幹部的“獨角戲”,唱好幫扶與被幫扶的“二人轉”,堅定貧困群眾的奮鬥精神和發展願望,脫貧攻堅才能積力之所舉而無不勝。

  精神上的貧困,往往比物質上的貧困更可怕。有些貧困地區和貧困村多年來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與缺乏窮則思變、窮則思勤的奮鬥精神有一定關係。有些地方主動“返貧”,樂當貧困縣,不願摘窮帽子,有的貧困戶發展農副産業不積極,爭當低保戶卻很積極,從中都能發現“思想貧困”“志氣貧困”的影子。“苦幹不如苦熬”“等著別人送小康”,類似思想可以説都是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扶貧扶志,首先就要對準這些觀念和心態定點滴灌、靶向治療。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這個勵志語許多人耳熟能詳,也為貧困地區的廣大幹部群眾深深認同。扶貧開發不應只簡單盯著幹部壓擔子、定考核,也應鼓勵幹部們以“扶志”和“扶智”為抓手,喚醒貧困群眾的主動脫貧意識。好政策離不開好宣傳,正像那位“吐槽”的縣委書記所提出的,扶貧幹部要到群眾中去,多開屋場院子會,多跟群眾交交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衣食父母們心疼一下,再不忍心找你們扯橫皮”。好習慣也需要好榜樣,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的農戶,可以起到很好的示範和帶頭效應。只有形成“見賢思齊”的導向,才能變“讓我脫貧”的被動思想為“我要脫貧”的進取意識。

  公平與效率,向來不可分割。扶貧政策講公平的同時,也應注重效率,建立更靈活的激勵機制。一些地方的創新探索值得借鑒,比如推行幫扶人與貧困戶“雙承諾”“雙認定”“雙確認”的工作方法,變“單向輸血”為“雙向互動”。有的地方實行扶貧資源差異化分配,真幹真支援、多幹多支援、大乾大支援,以多勞多得的方式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積極性。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我們應當用好的激勵制度設計,消除“等”“靠”“要”的消極心理,激發出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當前,脫貧攻堅正進入攻城拔寨、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精神扶貧應與物質扶貧互為支撐,群眾積極性和幹部積極性都應充分調動挖掘,讓貧困地區的幹部群眾心熱起來、行動起來。(李 斌)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