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嚴密防範網路犯罪特別是新型網路犯罪,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電信詐騙作為新型網路犯罪的主要類型,已經引起公安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嚴厲打擊。日前公安部會同25省區市公安機關,對一起特大侵犯公民個人資訊案展開的收網行動中,就抓獲201名犯罪嫌疑人,剷除42個資訊洩露源頭,摧毀9個犯罪團夥。
電信詐騙危害大、難治理,僅2016年上半年,我國電信詐騙發案就達28.7萬起,造成損失80余億元。相較傳統犯罪,電信詐騙依託網際網路,呈現出跨區域、專業化、成本低、隱蔽性強等特點。一些詐騙犯不僅擅長遠端作案,甚至匿身海外,難以追查;還有的形成了專業化詐騙團夥,有組織有分工,以低成本“走數量”,和執法部門打遊擊。一時間,冒充公檢法、領導、親友實施詐騙,假扮客服坑蒙消費者的劇情頻繁上演,令人防不勝防。
避免電信詐騙的危害,首先要提高個體防範意識。電信詐騙的最終目標還是錢財,因此,接到陌生電話多想一會兒,填寫個人資訊多看一會兒,轉賬匯款多等一會兒,應該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的習慣。當然更重要的,是建立跨領域、全流程的打擊電信詐騙協同機制,加強執法主體內部和外部統籌,將打擊和預防電信詐騙作為系統工程。
跨領域協同,就是在打擊電信詐騙的過程中整合執法主體之外的社會資源。電信詐騙中涉及的兩個關鍵要素:個人資訊和財産,往往不在執法者直接控制範圍內。這就需要電信運營商、掌握海量數據的網站和資訊平臺、銀行、支付平臺等負起責任,配合執法者行動,自覺維護用戶的資訊和財産安全。比如,北京市公安局創新工作機制,強調“專題研究、專門隊伍、專案偵查、專門設備”“抓好內部合力、整合外部合力”,有效打破了公安機關與上述各領域主體間的壁壘,實現了零距離聯動。
全流程協同,則要在執法主體內部形成合力,並且要求執法者熟悉網際網路時代特點,主動跟上社會發展節奏。不久前,公安部授權北京市公安局成立的“公安部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查控中心”揭牌,率先開啟警務跨部門協同合作模式,構建起警方與銀行系統、通信系統之間的深度防控機制。特別是圍繞“資金流”這一關鍵環節,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不僅直接追查到大量犯罪分子,還幫助不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
針對電信詐騙案件,不僅需要公安機關做好偵查、抓捕工作,也需要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在案件進入司法程式後依法履行職責,甚至還需要立法機關完善相關的法律規章,真正實現“從頭到腳”無縫銜接。從公安部國慶節前發出的A級通緝令,到最高法召開“懲治電信詐騙犯罪典型案例新聞通氣會”,再到越來越多針對“電信詐騙”的立法建議,一個全流程抵禦電信詐騙的制度屏障正在逐步形成。
平安中國建設,內涵豐富。無資訊洩露之慮、無電信詐騙之憂、無財産不翼而飛之苦,都應屬“平安”的題中之義。無論從個體角度對電信詐騙加強戒備、保持警醒,還是在跨領域、全流程的協同機制中對電信詐騙嚴防死守,都應著眼于大局,落實在個體。百姓平安了,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國家方可長治久安。(閆 雨;作者為清華大學博士後)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