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為仁術,醫者仁心”,應該是所有類型的醫院共同的追求。私立醫院靠專業技能和優質服務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才會有長遠發展
私立醫院中有多少騙局?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的暗訪給出了答案:宣傳環節,設立“網路部”炮製大量虛假廣告,並通過網站競價排名將患者騙至民營醫院網站;諮詢環節,在網站後臺查看網友搜過哪些關鍵詞、瀏覽過哪些頁面、在每個頁面停留多久,然後像電話詐騙一樣精準誘騙;服務環節,安排“助理醫師”進行一對一貼身服務,既帶著患者掛號、化驗、幫忙排隊也防止“跑單”;醫療環節,大量使用激素類藥物和醫保外藥品,既騙取錢財又貽誤治療時機甚至治死人。
正是通過這種“一條龍”式的騙術,一些私立醫院將不明真相的患者變成了任其宰割的羔羊。與過去一些患者上當受騙後只能吃啞巴虧不同,如今不少受害者開始將自己的經歷公之於眾。從客觀效果來説,儘管那些被控“謀財害命”的只是個案,但它們會直接損傷私立醫院的總體形象和公信力。如果要讓私立醫院更好地發揮作用,就必須有的放矢地治理亂象,扭轉患者眼中私立醫院“不靠譜”的印象。
客觀而言,私立醫院是個好東西。在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短缺、公立醫院“一號難求”的背景下,私立醫院理應可以分流一部分患者,為他們提供更多、更靈活的就醫選擇;從歐美等國醫療行業的實踐來看,私立醫院是建立多層次醫療體系的重要一環,激烈的市場競爭也使得他們會給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不過,就目前來説,我國私立醫院的總體形象尚不理想,公眾對私立醫院的信任度還比較低。
私立醫院領域亂象不斷,與這一行業的整體生態烏煙瘴氣有關。以前不久與百度掐架的“莆田係”私立醫院為例,它們佔據了中國私立醫療市場80%的份額,但無論是最初承包公立醫院科室,還是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後在全國各地創辦治療性病、皮膚病、不孕不育為主的民營醫院,很多投資者辦醫院都是想賺快錢。有一些民營醫院一開始就靠坑蒙拐騙發家,一旦出事被查就改頭換面“重出江湖”。
從新華每日電訊的報道來看,正是行業內的一些“害群之馬”,攪亂了私立醫院行業的生態。那些讓沒學過醫的大學生扮演主治醫師、專家的私立醫院,無法通過精湛的醫療技術贏得口碑和市場,卻能通過虛假宣傳、競價排名等歪門邪道賺得盆滿缽滿,並擠壓一些正派醫院的生存空間。這種亂象長期得不到治理,在行業內形成負面導向,使得越來越多的私立醫院將最大的成本用在了宣傳上。
近些年,中央多次出臺政策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國務院前不久印發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也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辦醫,這對於發展民營醫院來説是利好消息。但中央的好政策要想起到好成效,要以規範民營醫療秩序為前提。若不能通過治亂扭轉民營醫院“不靠譜”的形象,發展再多民營醫院也可能難獲認可。
如何治理私立醫院亂象、規範私立醫院醫療秩序?無論是媒體還是專家學者,都已經有過很多討論,大家的一個共識是首先要剜掉虛假醫療廣告這個毒瘡。此前“莆田係”與百度掐架,揭開了虛假醫療廣告的黑幕,但最終僅以雙方“討價還價”收場,並沒有成為有關部門治理醫療亂象的契機,實在令人遺憾。在《新廣告法》即將實施的語境下,打準一些私立醫院以虛假宣傳為盈利模式核心的“七寸”,或許是為私立醫院扭轉形象、倒逼私立醫院以優質服務贏得市場的第一步。
與公立醫院相比,私立醫院確實在醫療資源分配方面處於相對弱勢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靠坑蒙拐騙是唯一齣路。“醫為仁術,醫者仁心”,應該是所有類型的醫院共同的追求。私立醫院吃透中央鼓勵發展民營醫院的政策,認清自身的優勢和市場定位,靠專業技能和優質服務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才會有長遠發展。(易艷剛)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