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有償刪帖,還得從“償”計議

2015年05月21日 10:45: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湖北省蘄春縣公安局破獲一起特大有償刪帖案,全國22個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其中,一名26歲從事刪帖業務的犯罪嫌疑人4年凈賺780余萬元。而這條龐大黑色利益鏈主要客戶則包括政府官員、知名企業和明星等。

  有償刪帖背後,原來隱藏這麼大的利益江湖,確實令人震驚。這些犯罪嫌疑人罪有應得,不用多説,但有個問題很多人肯定想問,這些前臺的“操盤手”被抓了,後臺出錢雇傭他們的那些人,能不能被追究呢?

  通常而言,希望搞有償刪帖的人都是動機不純。因為網帖如有造謠中傷等違法內容,當事人完全可以走正規渠道、法律渠道,要求網站撤稿乃至道歉,正途不走而去花錢找人刪帖,背後往往是有見不得人的地方。網貼曝光了短處,所以要用鴕鳥心態來尋求“私了”。換言之,發帖和刪帖之間,是一種監督和反監督的關係。

  這種關係如果體現在民眾和官員之間,就更為惡劣。如果出錢的是明星或者企業,往往是為了掩蓋自身短處,和公共利益可能還沒有直接關聯,而且他們雇傭駭客或者公關公司,也比較容易被曝光追責。但如果是官員的話,他們想要刪除的內容,無論是涉及個人或者地方,都關涉公共利益,尤其是他們還可能動用公職人員,不容易被發現,背後還可能存在權權、權錢交易,自然危害更甚。

  出錢雇人刪帖,在法律上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可能還不明確。但官員如果這麼做,至少問責是必須。湖北破獲的案件中,“山西某縣縣委書記”為了刪帖支付了3.8萬元。這些錢是他個人出的還是公款?他想刪除的50多條貼文,具體內容又是什麼?這些都可能是線索。湖北警方不妨將線索移交“某縣”,這是對有償刪帖源頭的打擊。

  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説法,“特別是十八大後,出現過一股網路舉報高潮,那時我們的‘生意’非常紅火,經常忙到淩晨。”可見一些官員才是有償刪帖的重要的幕後“推手”。此前還有媒體報道,有地方宣傳部門負責人説,他們最多曾一年花費幾百萬“滅火消災”。這樣的有償刪帖,不僅浪費鉅額公款,更嚴重的是封鎖了輿情,抵制了監督。

  根治有償刪帖,還是要從“償”計議,以刪帖的犯罪嫌疑人為突破口,查查到底是哪些人出的錢。涉及官員的,及時將相關線索提交各地紀委等部門,讓這些有償刪帖的需求者也付出代價,才是更治本的治理。(敬一山)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