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還西湖於民 讓權力進籠

2014年01月24日 10:42:00  來源:浙江日報
字號:    

  驅不散霧霾的西湖山水,正颳起一股迅猛的政治清風。

  一批長期佔據景區公園、名人故居、文化遺存的“高端大氣上檔次”會所,被迅速關閉。杭州市官方消息稱,25日之前,景區內30家高檔經營會所將全部關停。民眾和遊客長期以來的心結,似乎突然消解。

  從公開的媒體報道捕捉到此事的脈絡如下: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講話;1月16日,浙江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三次全會上關於西湖景區會所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責成杭州市立即整治關停西湖景區會所;15日,杭州關掉5家景區會所;18日,關閉10家;20日,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再次宣佈關停8家會所;21日,再關閉3家,至此原計劃的關閉任務提前完成。短短數日,雷霆之勢,不可謂不猛。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關閉潮”,並不是一次行政力量對自由市場經濟的干預。這些會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市場經營主體。看一看“關門榜”上名單:靜逸別墅,張靜江舊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禦尊園,杭州歷史建築;學士居,蘇東坡故居;涌金樓,擁有近千年曆史,2009年被上城區政府推為名人故居……單看這些簡介,你會以為這一定是個人人都可入的名勝景點。然而,對不起,當你留戀湖光山色、徘徊至樓下時,一張張“謝絕參觀”的告示會令你胸中頓生塊壘。

  老百姓所不滿的,一方面是這些會所佔據了公共文化資源;另一方面則是,這些會所大多謝絕公眾入內,他們不是採取會員制,就是消費價高得驚人。而在其消費披上高價、隱秘的面紗之後,民眾便不能不對其投以官員奢侈消費、權錢勾兌交易“窩點”的質疑。從事實上看,這種質疑並非沒有依據。

  關閉,百姓拍手稱快,但我們也需反思,這些會所為何能長期存在?且不説保護公共資源和歷史文化建築不淪為私有的理念,理應成為政府管理的基本原則,我國《風景名勝區條例》、住建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園管理的意見》、《浙江省風景名勝區條例》等法規,無一不指向景區資源公益性的維護。今後如何杜絕這類非法的會所?關鍵在於,職能部門嚴格把關,在於管理單位克制變公共資源為部門私利的衝動,在於管理法規更明確更嚴密。我們也希望,借此契機夯實景區管理的制度圍墻和管理部門的法治意識,真正使得此次關閉潮不淪為一時之秀。

  而在有形的會所之外,我們更期待一座座無形“會所”的關閉——這些“會所”,就是存在於某些官員內心深處的特權意識、享樂主義以及權力尋租的衝動。試想,倘若沒有對“公權為我用”的覬覦之心,一些商人怎會一擲千金、給某些官員贈送數萬數十萬元的會員卡?沒有公款消費的支撐,沒有權錢勾兌的主題,數千數萬元的一頓飯,有多少人願吃?因此,關閉會所的同時,更要堵牢公權擅自“出籠”的通道,強化領導幹部的黨性、宗旨意識,強化懲罰機制,完善法律制度,約束公款消費。真正做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一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並非虛言。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一道道禁令,如一隻只春天的燕子,從中南海飛向全國。除去“蒼蠅”、“老虎”一起打的反腐實績不説,單説跟百姓生活以及多數官員密切相關的作風建設,其力度和成效也令人驚喜。當下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往年年終涌向省城、挺進首都的送禮大軍沒了,甚至連一些公務人員都感嘆日子不好過了。這何嘗不是從一個側面精準地映射出廉政建設的成效?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新年新氣象,借著廉政和反腐建設的勝績,我們更應該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將廉政建設和反腐鬥爭進行到底,真正讓那些奢侈之風、權錢勾兌,逃遁無形。如此,西湖間的山水回歸寧靜,黨和政府的形象也將更加清明。(王玉寶)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