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金融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15年,廣州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8%以上,並爭取培育150—200家上市公司。
5年內至少培育150家上市公司
市金融辦副主任聶林坤解讀《規劃》,到2015年,廣州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8%以上,打造1—2個跨區域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金融市場交易平臺,發展10家以上綜合實力位居同行業前列的金融機構,培育150—200家上市公司,匯聚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金融高層次人才,基本建成與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適應的區域金融中心。
與草案相比,《規劃》中金融業增加值佔比從9%修正為8%以上。聶林坤解釋,目標經過科學的測算評判後修正,並不意味著下調了目標,8%是最低目標,上不封頂,到“十二五”末有可能佔到9%以上。
爭取恢復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
《規劃》提出,要繼續爭取恢復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
聶林坤介紹,廣州期貨交易所將充分利用好南沙國家新區金融業先行先試的政策,並且與香港形成了跨區域合作,兩地共同向國務院提出了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申請。
聶林坤介紹,廣州期貨交易所將充分依託廣州及珠三角地區成品油、鋼鐵、塑膠、煤炭、糧食、木材等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發達的有利條件以及毗鄰港澳臺、影響華南、輻射東南亞的良好區位優勢,做大貴金屬、石油等大宗商品現貨市場規模。廣州期貨交易所還將通過電子商務、電子支付、電子交易等方式進一步拓展現貨市場功能,增強對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此外,廣州期貨交易所還將通過電子商務、電子支付、電子交易等方式進一步拓展現貨市場功能,增強對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和話語權。《規劃》指出,要積極支援廣州商品交易所等大宗商品市場與期貨交易所加強合作,探索建立商品市場的場外市場。引導實體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提高産業投資者的入市比重,增強期貨市場服務産業經濟的功能。
鼓勵南沙企業入境澳發行人民幣債券
除了廣州期貨交易所,《規劃》用了大篇幅指出要創新建設南沙現代金融服務區。
“國家給予了很多先行先試的政策,近期可以直接實踐的政策,我們已逐步開始進行;對於一些原則性的規定,我們正組織人員進行研究,草擬政策,報省政府審批,再報送國務院審批。”聶林坤表示,南沙還將進一步爭取國家賦予南沙新區更多金融先行先試政策,支援降低港澳金融機構進入南沙新區的門檻。
同時,聶林坤對於金融業入駐南沙的前景感到樂觀,認為能夠形成南沙發展的良性迴圈,“優惠政策實施後,相信會吸引各類金融機構,有這些雄厚的金融資源,南沙發展的資金不再是問題。”他介紹道,國家開發銀行對南沙新區開發建設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援,將合作組建南沙企業發展投資基金。
《規劃》還鼓勵和支援南沙企業在港澳金融市場上進行跨境貸款和發行人民幣債券,爭取開展金融業綜合經營、外匯管理、離岸金融、外商股權投資等創新試點。
聶林坤介紹,南沙還將加快完善金融市場和組織體系,吸引港澳和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在南沙新區設立法人機構、分支機構和高端後援服務基地,爭取國家支援粵港共建廣州期貨交易所,爭取設立航運保險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加快設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公司、農戶資金互助社等機構,支援廣州航運交易所、廣東貴金屬交易中心等市場交易平臺做優做強。(記者/李春江 實習生/尤乙同)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