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4月8日電(記者徐機玲 鄧華寧 潘曄)面對國際市場低迷、企業成本上升、部分行業困難加劇等不利因素的挑戰,江蘇堅定不移推進調結構、促轉型、穩增長,工業經濟持續趨“穩”向“好”,預計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0%以上。“穩調結合”不僅貢獻了“量的增長”,更推動了“質的提升”。
擴內需促轉型“危中尋機”
去年以來,江蘇光伏、船舶、筆記型電腦等工業品出口深度下滑,外需低迷倒逼江蘇工業經濟加快轉向以內需為主導。
“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全省自今年初啟動實施推動産業高端發展、資訊化引領、培育國際化企業、綠色發展、提升技術改造和生産性服務業的‘六大行動計劃’,産業轉型升級有了明確目標和路徑。”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戴躍強介紹,今年加速推進的智慧電網、高端裝備製造等200個總投資近5000億元的重大項目,是全省産業轉型升級的示範、引領,不僅提升了産業結構,也拉動了內需市場。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2月,江蘇新開工工業項目數同比增長三成,技改投資增長15%。去年表現較弱的輕工、建材、機械、冶金等行業,今年增幅均在14%至20%之間。主要行業效益提升,其中電子行業利潤增長38.7%、冶金行業利潤增長65.3%,機械行業實現利潤262.5億元,佔全省近1/3。
工業經濟增長得益於市場深度拓展。已持續數年的“江蘇産品萬里行”活動,去年組織上千家企業走進8個省份搞展銷,現場銷售及訂貨超200億元。今年已陸續在安徽、天津、香港等地開展市場展銷活動。
擴內需促轉型為企業贏得發展新機遇。來自江蘇經濟部門的資訊顯示,全省經濟對外依存度逐步下降,工業品內銷佔比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危中尋機”開闢産業轉型發展的新天地。
新興産業“領跑”工業經濟
“今年一季度,江蘇新興産業産值預計超過1萬億元,增長18%左右,再次領跑全省工業經濟。”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徐瑩表示,新興産業的迅猛發展,體現了全省科技創新能力尤其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
作為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江蘇去年制定實施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推進方案,設立專項資金,力爭在佔領産業制高點、擴大市場應用、提升核心競爭力上取得新突破。全省新興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分別達4萬億元和4.5萬億元。預計今年一季度,生物醫藥産業、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産值增長20%左右,節能環保、物聯網、軟體、雲計算産業産值增長30%以上。
“伴隨新興産業的成長,江蘇企業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江蘇省經信委科技與品質處處長李裕桃介紹,江蘇企業建立的創新平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研發投入在全社會佔比均超過80%,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75%,企業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居全國前列。
海歸博士趙善麒説,江蘇從人才引進、載體建設、創業輔導、融資對接、專利保護等方面開展一條龍服務,産業化配套齊備,有利於創業型科技企業發展。由他創辦的宏微科技公司,目前已開發近百種電力電子功率模組和晶片産品,擁有10多項專利,連續數年保持快速增長。
“走出去”融入全球産業鏈
記者採訪了解到,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江蘇在新一輪開放型經濟中,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化發展視野、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品牌、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江蘇省商務廳廳長馬明龍介紹説,去年江蘇對外協議投資額突破50億美元,躍居全國“三甲”。今年一季度,全省核準境外企業項目160個,中方境外協議投資18.4億美元,同比增長34%。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公司去年7月投資並購德國施維英公司52%股權,新設印度生産基地,推動該集團從“中國第一”向世界級工程機械企業邁進;東渡集團在新加坡和日本設立行銷中心,利潤連續數年高增長;瑞聲科技在歐美設立7個研發中心,去年出口增長5成,今年銷售和利潤延續良好勢頭;紅豆集團在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商標註冊,其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建立的經濟特區,實現了由“境外據點”到“境外園區”的轉變。
南京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張二震分析,以往,對外投資以原材料和製造基地轉移為主;現在,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對外投資佈局的重點,越來越多的企業赴歐美發達國家投資高端設備製造、研發、IT和環保等産業。
“走出去不僅能真正了解對手,也是在國際化大潮下,推動産業向高端化發展,加快融入全球産業鏈的必由之路。”東渡集團董事長徐衛民説。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