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10月26日電(記者齊海山、劉羊旸)東北大米好吃,但誰又能列舉出幾個品牌呢?吉林作為我國傳統的商品糧基地省份,120億斤左右的吉林大米被其他大米品牌所掩蓋,甚至成為其他品牌的原糧採購基地。如今,“老字號”的優質吉林大米力圖名正言順地進入消費者餐桌,開展了遲到多年的品牌之爭。
25日,吉林大米“新米上市”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政府官員、行業專家、加工企業代表等濟濟一堂,在新米飄香的豐收季節,展開又一輪的品牌推介會。近幾年來,吉林省政府與企業攜手共推吉林大米品牌,各式各樣的推介會、不同風格的直營店……吉林大米“白金名片”傳遍全國。
吉林省副省長隋忠誠告訴記者,吉林省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商品率、商品量、每人平均佔有量和單産水準連續多年位於全國前列,吉林省發揮資源優勢,正積極打造吉林玉米的“黃金名片”、吉林大米的“白金名片”、吉林雜糧雜豆的“健康名片”。“這三張名片已經成為吉林農業的重要標誌!”
在日前通過的《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2016—2025年)》中,“加強市場建設培育農産品品牌”成為吉林省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吉林省農委主任李國強告訴記者,到2020年,吉林省將重點培育大米、雜糧雜豆、人參、鹿茸、食用菌等知名區域公用品牌50個,企業品牌200個、産品品牌500個。
“創建品牌是一種市場化行為,不是政府決定就是品牌了,它需要企業和消費者的參與。”吉林省農科院院長吳興宏表示,以吉林大米為例,“食味值”就是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吉林省研究水稻品種的時候,並沒有因為提高産量而放棄米飯的外觀、黏性、硬度、味覺和氣味等標準。”稻米的“食味值”,決定稻米品種是否暢銷、能否持久佔有市場的最重要因素。
吉林省在全國首次啟動了“優良食味水稻品種篩選試驗”,主要目標就是篩選出優良食味水稻新品種。“首先看好不好吃,再看産量如何,徹底改變了在品種審定中把産量作為第一標準的傳統。”吳興宏説。
“好吃賣不出好價,好米創不出好牌”,吉林省柳河縣姜家店鄉“大米姐”品牌的持有者管延麗深有感觸。“品質好,名氣小,好吃、營養、更安全的大米賣不上好價錢!”48歲的管延麗引入了中科院的硒肥專利技術,“大米姐”的富硒米成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當家品牌。
吉林省是全國第一批兩個生態示範省之一,肥沃的黑土地、適宜的氣候、乾淨的松花江水、漫長的冬季、優越的自然環境都成了吉林大米的名片。
據介紹,吉林省每年的粳稻總産在120億斤左右,而且90%粳稻都流向市場,全省政策性粳稻收購不到12億斤,説明吉林産大米在市場上很受青睞。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説:“吉林省將選擇50家大米加工企業,幫助其在銷區開闢直營店,減少産區和消費者之間的中間環節。”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