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以來,玉米價格一路跌入熊市。下午開盤後,玉米期貨主力合約1605跌幅持續擴大,價格跌破1800元/噸,該合約相比今年3月份時2500元/噸的最高價已經跌去近三成。國際農産品價格也處於低谷,截至發稿,美國CBOT玉米價格下跌0.26%,較今年7月份時的最高價減少17%。
近期玉米的同類農産品同樣趨弱,上午豆粕主力合約1601跌幅達1.41%,菜粕主力合約1601也下跌0.72%。跟隨玉米價格下跌的還有下游的雞蛋,最近部分地區蛋價較7月份跌了四分之一多,今日午盤,雞蛋主力合約1601下跌0.52%。
今年9月,國家玉米臨儲掛牌收購價從去年的1.12元/斤降至1元/斤,為7年來首次下調。市場上玉米供給嚴重過剩,倉儲庫存遠高於預期。
記者通過相關糧食專家了解到,今年臨儲庫存量可能達5000多萬噸。根據臨儲數量與拍賣銷售大概數量來推算,臨儲收購的結余量有1.5億噸之多,如果今年繼續,收購數量還會增加;而國內消費量不到2億噸,因此年度大概結余量有5000多萬噸。
臨近11月份臨儲開收,東北玉米大量上市,但庫存消化不暢。10月22日,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交易會的100多萬噸玉米全部流拍,庫存大量積壓。
不過,玉米弱勢對於蔗糖等其他玉米深加工産業是利好消息。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55%的玉米澱粉用於生産澱粉糖,玉米價格下跌將降低果糖成本,提升行業利潤率,促進果糖下游消費。
國泰君安期貨研究員認為,由於玉米澱粉價格下跌,白糖和澱粉糖的價差持續拉大,澱粉糖有替代優勢,另外,澱粉價格下降使國內澱粉逐漸具有出口的價格優勢,可能提振澱粉需求。
相關專家指出,玉米價格深跌將有利於提升玉米深加工澱粉企業的開工率,但是更應關心的是其下游産品的市場。我國澱粉生産能力是過剩的,今年深加工行業虧損嚴重,因此關鍵還要看能否出口改善盈利或尋找産品創新。澱粉作為中間産品,還將以其他産品的形式流入商品市場。
在玉米供給過剩格局下,下游的燃料乙醇等深加工行業或將成為消耗庫存的新出路。有期貨人士分析指出,重建玉米乙醇工廠將有助於消耗陳化玉米庫存,更為清潔的乙醇産量提高,也有助於降低污染。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