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專家稱中央經濟改革當務之急是改革頂層設計

2013-02-18 09: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17日召開的2013年年會上,中國經濟50人論壇專家表示,由於我國現行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同時價、財、稅改革的技術準備已成熟,成本阻力較小,建議以其作為突破口,推進12項配套改革,為深層次的改革提供“杠桿”。與會專家同時呼籲,由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13年要“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當務之急是研製改革總體方案,啟動改革的頂層設計。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會上進行主題發言,提出了進行12項價、財、稅配套改革的建議,包括:資源價格改革;利率改革;匯率改革和資本項目開放;較大幅度地提高財政對社保、醫療、教育等民生支出以及節能、環保支出佔G D P的比重;降低包括“三公”消費在內其他財政支出佔G D P的比重;間接稅改革;資源環保稅改革;個稅改革;進口環節稅改革;向社保體系劃撥國企股份;建立全口徑財政預算,控制宏觀稅負,提高財政透明度;推動地方債市場發展。

  對於這一建議的提出,曹遠征給出兩方面原因。“選擇價、財、稅作為新時期改革的突破口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因為其指向是當前經濟社會的突出問題,並受到廣泛的關注,因此容易形成改革共識。”他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解釋説“價、財、稅中多數改革措施的技術準備基本到位,並且改革的客觀氛圍已經形成,如果配套實施,總體成本也不大。”

  “價、財、稅配套改革還可以為深層次的改革提供‘杠桿’。”曹遠征進一步補充説。這包括四層含義:以財稅改革達到的改善收入分配、遏制腐敗的作用將使更多的老百姓享受改革的成果,從而建立繼續改革的民意基礎;要素價格市場化的改革,將保證在更多的領域有合理的投資回報率,為真正吸引民營企業入場提供條件;用劃撥國有企業股份來“倒逼”國有企業改革;從建立全口徑財政預算和發展地方債市場來推動政府改革、增加財政透明度。

  如果進一步具體化,社保改革有很大可能成為當前推進改革的重要著力點。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鄭秉文稱,2013年社保領域的當務之急是儘快進行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體制改革,提高制度公信力。“這一課題經過一兩年的討論和爭議,目前幾乎停滯了,希望新一屆政府把它撿起來。”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建議有關部門儘快對社保領域的隱性債務做一個官方測算,此外要砸破現有分割的網路,建立全國統一的社保電子網路平臺,為儘早實現全國統籌做好技術支援和準備。”

  在呼籲推進改革的同時,50人論壇的專家們同樣關注決策層能否儘快拿出改革設計的整體方案,也就是俗稱的頂層設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3年“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具體任務是:“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儘快建立中央直接領導的工作班子,動員社會廣泛參與改革方案的深入研討和精心設計。在中央直接領導下,根據各子系統間的配套關係和合理順序,將今後若干年的改革大體上劃分為若干階段,形成各階段改革的“最小所有改革”的總體方案。

  “制定和執行改革的總體方案,是一項十分艱巨複雜的工作,而且必然遇到以權謀私的特殊既得利益者的強力阻撓和反對。只有官産學各界有識之士的協同努力,才能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堅定信心,獲得克服阻力、推進改革的社會支援,把改革推向前進。”吳敬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表示贊同吳敬璉“當務之急是做改革總體方案”的觀點。他同時強調,改革必須有責任擔當,“最小所有改革”的原則必須堅持,從重點經濟領域入手,有先有後,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進一步表示,“最小所有改革”的邏輯是説,只在一個方面推不動改革,所以要找到最小的所有邊界,然後在這些方面一起推動,從而形成聯動,促使改革成功。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也説,要推進改革必須先選出三五個重點,明確哪些改革是必須儘快啟動的,決策層不可能多項改革同時推進,一定會選擇要害重點來實施。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