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周素雅)近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秘書局局長沈丹陽《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報告會》二月談活動仲介紹説,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對外貿易直接和間接帶動了1.8億人就業,中國平均每4個就業人中,就有一個人從事和外貿相關的工作。
2014年,我國貨物進出總額上升至41600多億美元,增長201倍,幾乎每四年就翻一番,比重從不足1%上升到12%左右。但是當前仍有關於“中國貿易依存度太高”的質疑,對此,沈丹陽表示,中國不能因噎廢食,仍要堅持出口,和英美、德日等傳統大國以往情況相比,我國現在的出口份額仍然有空間,中國仍要堅持出口,推動對外貿易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效益轉變。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認為,從2009年中國經濟進入了“換檔期”,進入結構性減速階段。外貿對經濟發展的功能不僅要重視需求面,也要重視供給面。
裴長洪表示,增加供給一項重要任務是改善我國的人力資本。“中國原來的競爭優勢是土地便宜、勞動力便宜,但現在培育新的競爭優勢,首要的是培育人力資本新優勢,雖然我國大量外向型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但人工和人工也有區別。現在的一線工人的平均教育年線就初中水準,但隨著結構調整,今後就需要大專生、大學生。”
本屆《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報告會》二月談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主辦的,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趙忠秀等出席。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