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觀察
昨日,廣州迎來冰鮮雞試點銷售第一天。冰鮮雞試點終於從構想成為現實,儘管目前僅是局部實施,但近兩日的各方消息來看,新政策得到很多市民的理解和支援,也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例如供應量跟不上、價格較高,“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開始露出苗頭。
對於其中明顯不合法的行為,當然需要城管等相關部門加強監管。但對這些問題,其實不必感到過分意外。一項新政策的推行,尤其是要改變多年形成的生活習慣,短時間內出現一些問題,並不奇怪。但另一方面,我們又該清楚地認識到,之所以出現這些有待改進之處,根源還是在於市民對於活雞的消費習慣尚未改變,而活雞供應也沒有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這個區沒有活雞賣了,市民大可到周邊不限制的區域去。從試點首日的情況來看,坐著地鐵跨區買活雞的街坊,並不罕見。
無論是試點首日出現的問題,還是一定時期內部分消費者的不適應,都是可以預見的。用冰鮮雞代替現宰雞,廣州尚有香港特區這個先行者可以借鑒。業內人士稱,香港冰鮮雞在推出頭半年裏,銷售額下降同樣非常明顯,有的甚至超過五成。本市相關企業也預計到了走鬼檔搶市場、市民接受度不高等問題,有關部門當然也該有所準備。
效倣香港吃冰鮮雞,更應效倣其推廣冰鮮雞的種種配套措施。比如針對不少人以為冰鮮雞就是冰凍雞的誤解,香港曾將宣傳深入到社區內部以爭取市民理解;比如香港有意識地壓縮活雞供應行業,曾為活禽批發檔、養雞農場提供高達上百萬港元的一次性退市補貼。經此一役,從市場供應上直接導致活禽市場萎縮,為冰鮮市場讓出了發展空間。這些措施,應該也令廣州有些啟發。對有關部門而言,對公共管理能力的考驗,其實才剛剛開始。
(張漲)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