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中國兩成億萬富豪是炒家 富二代人數遠遜於美國

2015-04-04 08:49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胡潤研究院調查顯示該群體15%是職業炒房者 5%是職業股民

  股市常紅引來炒家蜂擁入市,上周中國股市開戶人數再創新高,一週之內167萬人衝進股市,而根據胡潤研究院最新的調查顯示,在中國高凈值人群約有20%是職業炒房、炒股者,人數在13350人左右,這些人個人總資産均在億元以上,而每人平均自住房産價值達到2000萬元以上。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露出水面的富裕人群只是冰山一角,中國還有大量隱形富豪資産難以預算。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胡亞平

  不同富豪對車房態度如何

  財富來源不同,大家對待財富的態度也不盡相同,雖然同屬億元俱樂部的成員,在自住房産方面,對於現金流比較渴求的企業家平均自住房産價值在1200萬元以上,汽車價值350萬元;職業炒房者平均擁有2200 萬元以上的自住房産,300 萬元的汽車;而職業股民平均擁有2500 萬元以上的自住房産和200 萬元的汽車。

  富豪們處事作風有啥共性

  根據調查,幾乎所有的超高凈值人士都保持低調謹慎的處事作風,生活習慣偏向簡單化,注重生活品質。具體來看,休閒時喜歡看書、旅遊和家庭活動;平均每年擁有假期22 天;平均睡眠時間為工作日6.4 小時,週末6.5 小時;四成抽煙,七成喝酒。

  總體而言,超高凈值人群對於企業經營環境持較樂觀態度,半數左右認為未來三年內企業的融資便利性、整體經濟形勢表現、企業家社會地位表現會更好;而對於企業的盈利能力看法相對保守,34% 認為會更好,43% 認為差不多,23% 認為會更糟。

  中國富豪比全球富豪小6歲

  從地區分佈看,北部和東部人數佔比最高,分別超過1/3;中西部涵蓋的省市最多,但總人數佔比最低;南部雖然只有三個省,但總人數佔比近1/5。從省市分佈看,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的佔比最高,均超過10%。這四個省市共擁有超高凈值人士9,703 位,佔全國總人數的57%。

  中國超高凈值人群按照不同財富量級來看,5 億資産以上人群的平均年齡51 歲,20 億資産以上人群的平均年齡53 歲,60 億資産(10 億美元)以上人群的平均年齡58 歲。與全球超高凈值人群相比,全球60 億資産人群平均年齡為64 歲——中國富豪比全球富豪年輕6 歲。

  6.7萬億萬富豪

  八成是企業主

  “高凈值” 是中國超高凈值人群成長的必經階段,高凈值人群是聚焦超高凈值人群開展研究的更為廣泛的基礎人群。根據最近發佈的一份《2014-2015中國超高凈值人群需求調研報告》,根據公開數據的研究推算,截至2014 年9 月末,中國目前總資産在1億元以上的人群大約在67000人左右,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500 人,上升比例為3.9%。

  在這個群體中,80%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主,大約為5.4萬人,其中企業資産佔其所有資産的62%。而位於第二位的就是職業炒房者,主要指以投資炒作房産來盈利的群體,約佔15%,大約有1萬人,這些炒房者中,房産投資總量佔其所有資産的60%以上。而在資産過億的人群中,還有5%是職業股民,收益主要來自股票投資,這部分人約有3350人左右,股票、現金和其他投資總量佔所有資産的73%。

  相對於高凈值人群,中國還有總資産超過5億元的超高凈值人群約17,000 人,總計資産規模約31萬億元人民幣,平均資産規模18.2 億元人民幣,主要是企業主。

  美國富二代人數遠超中國

  根據《2015 胡潤全球富豪榜》中,69% 的上榜富豪是白手起家的。在其他31% 的通過繼承財富的上榜富豪中,僅有82 位(佔比4%)是富過三代的,分別來自52 家公司。

  在完全依靠繼承財富上榜的富翁中,美國富二代人數遠超中國。此外,胡潤百富公司在一項針對“企業家子女教育” 的調研中發現有80% 的中國富豪計劃將子女送到國外接受教育。在日本同級別的富豪中,只有不到1% 的人會把孩子送出國讀書;法國富豪中這一比例不到5%;德國也不會超過10%。根據調查,2014 年,中國億萬富豪的孩子出國平均年齡為16 歲,美國和英國是最主要的留學目的地。

[責任編輯: 段雯婷]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