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公務員養老金改革將按工齡補齊保險 實施時間待定

2014-03-29 10:09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公務員養老金改革將按照工齡補齊保險

  索寒雪

  2014年被認為是養老金雙軌制的破題之年,記者獲悉,人社部已經完成養老金並軌方案的制定,目前進入論證階段,其核心內容之一是根據公務員的現有工齡,經過計算補齊相應的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以便成功併入到社會養老保險中。

  在公務員養老金並軌方案進入到論證階段之時,公務員養老金的總體框架已經浮出水面。

  “目前的方案是根據公務員的工齡進行一系列計算來確定如何補齊養老保險。”人社部高層向記者透露。

  補齊養老保險需龐大資金

  “職業年金和養老金一樣,都是與工齡掛鉤的。”

  現行個人賬戶養老金是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如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企業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2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

  “公務員的養老金未來是要併入到社會養老金體系中的。”上述人士向記者透露。

  但是,由於歷史原因,公務員此前並沒有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

  “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套計算方式,進行養老金補齊。”上述人士表示,不僅僅是養老金需要補齊,更多需要補齊的資金是和養老金一同發放的公務員的職業年金。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3月5日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4年總體工作部署中 “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與職工養老保險的銜接辦法,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鼓勵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商業保險。”

  “職業年金和養老金一樣,都是與工齡掛鉤的。”該人士透露。

  而職業年金的規模將“與公務員需要上漲的薪酬差不多。”

  因此,在公務員養老金並軌方案出臺後,需要補齊的社會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將形成龐大的支出,而目前公務員退休金全部由國家財政支出。

  據統計,中國現有700萬公務員,養老保險補齊的年限至少為15年。

  在養老金雙軌制並軌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差距較大,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甚至存在70%~80%的差距。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曾向記者介紹,“單獨進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改革的難度非常大,所以要有全局、總體的所有設計。”鄭秉文也參與了部分政策的討論和制定。

  對於公務員養老金並軌的資金壓力,一位人社部專家並不認為壓力會集中爆發,“其實,財政只需要將公務員養老保險逐年補齊就可以了。比如,只要補齊本年度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即可,不需要一下把所有公務員的養老保險都補齊,這樣不會對財政部門造成太大的壓力。”

  實施時間待定

  實行基金社會統籌,有利於均衡各單位的負擔,保障全社會各單位人員的養老權益。

  與社會目前熱議的另一問題—延遲退休相比,養老金並軌的改革進展明顯更為迅速。

  兩會期間,人社部的多位人士表示,2014年值得關注養老金並軌的重大突破。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也對外界表示,總理工作報告已經給出了養老金改革的時間點。

  “養老金並軌方案雖然規定了時間,但是,具體實施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一位社科院人口經濟學專家向記者表示,“涉及養老和退休的問題,都非常複雜。”

  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曾表示,養老金雙軌製造成同類人員的待遇差別拉大,已到了“並軌”新時期。胡曉義稱,改革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保險制度,實行基金社會統籌,也有利於均衡各單位的負擔,保障全社會各單位人員的養老權益。

  中國社科院曾在河南、福建、陜西、內蒙古、重慶五省市的2000份調查問卷顯示,在領取了養老金的人中,近40%的人都認為養老金過少,甚至不能滿足生活需要。

  而立即提高企業養老金和降低事業單位養老金都是不現實的,知情人士透露,“通過起點和過程管理,重新分出公平的養老金層次,最終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將被融入到廣義的收入分配改革中,與收入分配改革制度結合起來。”

  提高養老金覆蓋率對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負擔,目前,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20%。而最近推行的新《勞動合同法》中規定,勞務派遣人員與正式員工需要同工同酬。

  記者了解到,2013年8月中旬,有關勞務派遣的民間討論會議曾在北戴河舉行,其中,“民企和國企都來參加了,民企主要認為實行同工同酬的成本非常高,尤其是上繳社會保險的成本太高。”

[責任編輯: 劉瑩]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