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評論:對奶粉生産企業嚴監管才能真安全

2014-06-06 09:36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宣佈,截至5月29日,全國共有82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産企業通過生産許可審查,生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産品品種1638個,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和登出的企業51家。

  這次生産許可審查涉及奶粉企業品質管理、原輔材料品質控制、産品配方、産品追溯等方面,被外界稱為“史上最嚴”。提高奶粉生産企業的準入門檻,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對奶粉生産實施全過程、全鏈條監管,科學防範嬰幼兒配方奶粉品質安全風險。

  據稱,為順利通過此次生産許可審查,國內奶粉企業可謂“不惜血本”,不少企業投入的改造成本動輒數百萬元,甚至上億元。這在很大程度上説明政府的“動真格”和企業的“真重視”,但也表明儘管近年來國家整頓奶粉行業的動作頻頻,企業在産業鏈各環節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此次生産許可重審,恰恰給企業提供了“一邊照鏡子、一邊做整改”的良好機遇。從這個意義上説,經過本輪生死大考的淬煉,國産奶粉企業一定能實現新一輪的優勝劣汰和産業升級,為更加長遠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簡單地認為,今後就可以對國産奶粉的産品品質高枕無憂了。在構建産業鏈和實施品質監管方面,“洋奶粉”的起步比國內早,體系也相對成熟。但最近幾年,泓樂、可益多、亨氏等一批國外品牌同樣登上了品質不合格的黑名單,紐西蘭的“雙氰胺門”事件,更是打破了“洋奶粉”産品品質安全的神話。

  重提“洋奶粉”的品質安全問題,並非幸災樂禍,也不是為國産奶粉找臺階。而是想説,“史上最嚴”的生産許可辦法已經付諸實施,企業也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物力進行了整改,但這些措施最終能否成為奶粉品質安全的屏障,關鍵仍然在於通過許可之後,企業生産經營的每一個環節能否嚴格把關,確保品質安全。

  對於政府而言,“嚴進”更要“嚴管”。嚴監管才能換來真安全。在食品品質安全問題上,從來都不可能有一勞永逸的舉措。只有嚴進嚴管,常抓不懈,才能避免苦心構建的奶粉品質安全體系淪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